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鬟的意思、小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鬟的解釋

(1).小發髻;孩童的發髻。 南朝 陳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還閨中有望》詩:“拭粉留花稱,除釵作小鬟。” 宋 舒亶 《浣溪沙·和葆先春晚飲會》詞:“《金縷》歌殘紅燭稀,《梁州》舞罷小鬟垂。”

(2).舊時用以代稱小婢。 唐 李賀 《追賦畫江潭苑》詩:“小鬟紅粉薄,騎馬珮珠長。”《鏡花緣》第五回:“宛如解事小鬟一般,故呼之為婢。” 蘇曼殊 《無題》詩之四:“聞道别來餐事減,晚妝猶待小鬟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小鬟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韻味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少女發髻

    指古代少女或年輕女子梳在頭兩側的環形發髻,形似環狀。該發型在唐宋時期尤為流行,是未嫁少女的典型發飾,如晚唐李商隱《李夫人》詩“小鬟襻臂紅芍藥”即以發髻代指少女形象。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3卷,第128頁。

  2. 年幼侍女

    引申指未成年的婢女,常見于明清小說。如《紅樓夢》第五回:“于是衆奶母伏侍寶玉卧好,款款散了,隻留襲人、媚人、晴雯、麝月四個丫鬟為伴。”其中“丫鬟”即“小鬟”的同義表述。

    來源:曹雪芹《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校注本)。

二、文化意象

該詞承載雙重文化符號:

三、現代語用

現代漢語中“小鬟”已罕用,但保留在古典文學研究與戲曲文化中。如昆曲《牡丹亭》仍用“小鬟”指春香等角色,延續其少女侍婢的文學意象。

來源:王季思《全元戲曲》(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對角色稱謂的考釋。

網絡擴展解釋

“小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面含義
    指“小發髻”或“孩童的發髻”,常見于對發型或年齡特征的描述。例如南朝陳徐陵的詩中“除釵作小鬟”即指少女發式。

  2. 引申代稱
    在唐宋文學中,“小鬟”常代指身份低微的年輕婢女或侍女。如李賀《追賦畫江潭苑》中“小鬟紅粉薄”即以發髻特征指代侍女。清代《鏡花緣》也沿用此意,稱“宛如解事小鬟”。

  3. 文化與社會背景
    該詞反映了古代社會階層特征,特指未成年的女性仆役,常承擔侍奉工作。其使用帶有身份卑微的隱含色彩,如《浣溪沙》中“小鬟垂”暗含侍女恭順之态。

  4. 現代語義擴展
    在當代語境中,可比喻無足輕重的角色,或用于委婉批評自視甚高卻地位普通之人。例如:“他雖自诩才子,不過是個小鬟。”

此詞兼具具象(發型)與抽象(身份象征)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全唐詩》或明清小說相關文本。

别人正在浏覽...

卑謙表用補伏藏戶惆惋打灰堆刁蠻鼎助窦窖額漕耳聞目見泛浮汾陽帽腹腴幹眼症公羊學派貫蔽鶴頸洪涯後援回波樂檢省結束急風驟雨禁脔格羁禽就塗局卡嗑牙料嘴空竹匡剌匮喂棱殺龍鵄馬克沁麊泠默傳硸磭昵近齊軌缺略驅逐人多嘴雜柔靜入式山陰興失驚倒怪守保手印熟榮束手無術儵爚天鬻威摧微說文學作品五色毫響玉閑邃下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