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 費長房 者, 汝南 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 長房 於樓上覩之…… 長房 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後用以為典,指仙家有道法的葫蘆。 唐 李群玉 《谪仙吟贈趙道士》:“三無麟鳳推高座,六甲風雷閟小壺。”
“小壺”是一個源自道教典故的詞彙,其含義與神仙方術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典故出處 源于《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東漢時期,汝南人費長房觀察到一位賣藥老翁每日收市後跳入懸挂的壺中,壺内别有洞天,充滿美酒佳肴。老翁實為仙人,後帶費長房入壺修行,因此“小壺”代指仙家法寶葫蘆。
本義與引申 • 字面指體積較小的壺,但典故中特指能容納仙境的法器。 • 引申為道教神仙方術的象征,含「壺中天地」的哲學概念,即微小器物中蘊含宏大宇宙。
文學應用 唐代詩人李群玉在《谪仙吟贈趙道士》中曾用“六甲風雷閟小壺”,将“小壺”與道教雷法修煉結合,強化其玄妙意象。
需注意:該詞屬于古代文學中的典故詞彙,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多出現在古典文獻或道教文化研究中。
小壺是一個表示容器的詞彙,通常指的是體積較小的陶制或瓷制的壺形容器。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小壺的拆分部首是⺆(身部),它由7個筆畫組成。
來源: 小壺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始制文字,有蓋有庑,有舂有燔。……有絲有蘭,有侊有玷,有璀有璨,有椒有纓,君子以此文。”其中的“小壺”指的是酒壺。
繁體: 小壺的繁體字為「小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小壺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最早的記載見于《說文解字》,寫作「小壺」。
例句: 她用小壺為客人倒茶。
組詞: 小壺可以組成一些其他相關詞彙,如小壺茶、小壺瓦、小壺酒等。
近義詞: 小壺的近義詞包括酒壺、茶壺、陶壺。
反義詞: 小壺的反義詞為大壺,表示容積較大的壺形容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