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舞名。又為樂府雜曲名。《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大垂手》 宋 郭茂倩 題解:“《樂府題解》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南朝 梁 吳均 《小垂手》詩:“舞女出西 秦 ,躡影舞陽春,且復小垂手,廣袖拂紅塵。”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舞歌》:“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裙時雲欲生。” 宋 唐庚 《唐6*子西文錄》卷二:“古樂府大垂手、小垂手、獨搖手,皆舞名也。”亦省稱“ 小垂 ”。 元 馬祖常 《次前韻》之四:“樂部韋娘舞小垂,病來能召翰林醫。”參見“ 大垂手 ”。
(2).謂雙手略向下垂。 宋 林光朝 《與葉丞相子昂》:“ 唐 以來宰相謂之禮絶百僚,無長幼皆拜伏於其前,相君平立小垂手而已。”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小垂手漢語 快速查詢。
“小垂手”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含義側重不同,需結合具體文獻或場景理解。若用于學術研究,建議參考《樂府詩集》或唐宋禮儀類典籍進一步考證。
《小垂手》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兒童年幼時手臂還沒有長大,手掌向下垂着的樣子。這個詞語常常用來形容嬰兒或幼童的可愛形象。
《小垂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小,并且它的筆畫數是5畫。
《小垂手》一詞來源于中國漢語,它是簡體字的一種形式,即“小垂手”。另外,其繁體字形式為「小垂手」。
在古代漢字中,「小垂手」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漢字的形式在長時間的演變中有些許變化,但整體上保持了基本的結構和形态。
1. 那個剛出生的嬰兒非常可愛,他小垂手的樣子讓人忍不住想要抱抱他。
2. 這幅畫畫得非常精緻,畫中兒童的小垂手栩栩如生。
小垂手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新詞,例如:
1. 小垂手兒童:指年幼兒童,尤其形容他們可愛的手臂姿态。
2. 垂手而立:形容人站立時手臂向下垂的姿态,也可以指冷靜自持的狀态。
與小垂手近義的詞語有:
1. 兒時舉手
2. 幼兒伸手
與小垂手反義的詞語有:
1. 大伸手
2. 成年人舉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