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綫裝書的意思、綫裝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綫裝書的解釋

裝訂線露在封面外的書籍,常跟“洋裝書”對舉,代表我國古書。 魯迅 《且介亭雜文·買<小學大全>記》:“線裝書真是買不起了。 乾隆 時候的刻本的價錢,幾乎等于那時的 宋 本。” 王西彥 《古屋》第一部四:“木版線裝書和硬面的洋裝書間隔的插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綫裝書(xiàn zhuāng shū)是中國古代書籍的一種傳統裝訂形式,具有獨特的曆史和文化價值。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綫裝書指用線繩穿過書頁孔眼進行裝訂的書籍,與膠裝、釘裝等現代裝訂方式不同。其特點在于書脊外露線結,封面多為軟質紙張或織物,整體古樸典雅。

  2. 曆史發展與演變

    • 中國古代書籍經曆了卷軸裝(如帛書、卷子)到冊頁裝(如經折裝、蝴蝶裝)的演變,綫裝書是冊頁裝的成熟形式,盛行于明清時期。
    • 相較于早期裝幀,綫裝書更便于翻閱、保存和修複,成為古籍的典型代表。
  3. 裝訂工藝特點
    其制作流程複雜,主要包括:

    • 折頁:以書頁中縫為基準對折,确保欄線對齊;
    • 配頁與齊欄:按頁碼排列書頁,對齊魚尾标記;
    • 打眼穿線:用蠟光白線或絲麻線在書脊打孔穿訂,通常為四眼或六眼;
    • 包角與貼籤:用絹布加固書角,封面左上角貼書名籤條。
  4. 文化意義

    • 象征中國傳統書籍裝幀技藝的巅峰,與“洋裝書”形成對比,體現古籍的獨特審美;
    • 現代常用于仿古文獻、藝術類書籍的印制,兼具實用價值與收藏價值。

示例:清代《四庫全書》部分抄本、民國時期仿古刊本均采用綫裝形式,部分現代國學經典複刻版也延續了這一工藝。

網絡擴展解釋二

《線裝書》的意思

《線裝書》是一種傳統的書籍裝訂方式,又稱為“包背書”或“行書”。“線裝”意指書頁之間用線穿過裝訂,使書籍更加牢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線裝書》的拆分部首是“糸”(mì)和“頁”(yè),其中“糸”是左右結構的部首,表示與線有關的意思;“頁”是上下結構的部首,表示與書頁有關。

根據部首和筆畫拆分,我們得到了“線”(細絲)的部首“纟”(sī)和“束”(shù),以及“書”(字書)的部首“頁”(yè)。

《線裝書》的總拆分部首和筆畫為纟+十+七+頁=61。

來源和繁體

《線裝書》一詞的來源是因為在古代書籍裝訂時,常使用線進行裝訂,使書頁固定在一起。這種裝訂方式已經有數千年的曆史,是中國傳統的書籍裝訂方式之一。

在繁體字中,線裝書可以寫作“線裝書”,其中“線”(xiàn)意為線,表示線裝的意思;“裝”(zhuāng)表示裝訂;“書”(shū)表示書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以《線裝書》中的字為例,漢字“線”是由三個橫線組成,中間有一點表示線的斷開;“裝”是由兩個較長的橫線和中間的一豎線組成;“書”是由兩個撇和一個豎線組成。

例句

1. 我收到了一本精美的《線裝書》,非常喜歡。

2. 這本《線裝書》是由世界著名的裝訂師精心制作的。

組詞

1. 線裝書籍

2. 線裝裝訂

3. 線裝工藝

4. 線裝書庫

近義詞

1. 包背書

2. 行書

3. 傳統裝訂

反義詞

1. 平裝書

2. 簡裝書

3. 硬裝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