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顯彰 ”。
關于“顯章”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人的德行或品質通過言行明顯表露,無法掩飾或僞裝。該詞源自成語“顯章”,發音為“xiǎn zhāng”。
使用場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優秀品質(如正直、善良)或惡劣行為(如虛僞、貪婪)自然流露,強調“言行一緻”的特性。例如《史記·孔子世家》中,孔子曾以“顯章”向學生解釋如何通過觀察言行判斷他人德行。
詞義辨析
故事起源
典故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回答學生曾子提問時提到:“觀其言行,德行自顯章”,強調内在品質必然外顯。
提示: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權威出處,可參考《史記》原文或漢語詞典(如查字典、漢語大詞典)。
顯章是一個漢字詞語,可指代顯示文化傳統、淵源,或表示某種标志、印章。
顯章的部首是日字旁(日),總計9畫。
顯章一詞源自于《爾雅·釋诂》中的記載,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這個詞也有相應的繁體字,寫作「顯章」。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許多變體,顯章的古漢字寫法多樣,一種古代寫法示例如下:
現章
1. 他的書架上擺滿了各種顯章,展示了他對文化傳統的重視。
2. 這個徽章是公司的顯章,象征着團隊的榮耀。
顯眼、顯赫、顯著、章程、篆章
标志、印記、徽記、徽號
隱藏、隱蔽、蒙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