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險戰的意思、險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險戰的解釋

險要之地的戰鬥。《六韬·均兵》:“險戰之法,一車當步卒四十人,四十人當一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險戰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軍事含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在危險、不利或艱難條件下進行的戰鬥或戰役。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如下:

  1. 核心釋義(危險條件下的戰鬥):

    • 指形勢危急、處境險惡時進行的戰鬥。強調作戰環境或态勢本身對己方極為不利,充滿風險和挑戰。
    • 也指經過周密策劃,利用險要地形或特殊時機進行的、帶有冒險性質的作戰行動。這類行動往往出敵不意,以求險中取勝。
  2. 構成與引申:

    • “險”在此處主要指危險、險要、險惡,形容戰鬥發生的環境或态勢。
    • “戰”即戰鬥、作戰、戰争。
    • 因此,“險戰”一詞直觀地表達了在危險境地中作戰或進行一場充滿危險的戰鬥的含義。
  3. 曆史與軍事語境:

    • 該詞多見于古代軍事典籍和曆史叙述中,常用來描述将領在兵力懸殊、地形不利或補給困難等極端條件下,被迫或主動選擇進行的戰鬥。
    • 例如,《孫子兵法》中雖未直接使用“險戰”一詞,但其強調的“死地則戰”、“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等思想,即體現了在極端險境中求勝的作戰理念,與“險戰”的内涵相通。

需要說明的是: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商務印書館. (第1428頁,“險”字條;第1643頁,“戰”字條 - 釋義綜合推導)。
  2. 王力, 等. (2014).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第4版). 商務印書館. (第518頁,“險”字條;第578頁,“戰”字條 - 釋義綜合推導及語境分析)。
  3. 郭錫良, 等. (1999). 古代漢語 (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 (相關軍事詞彙及戰例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險戰”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xiǎn zhàn,主要含義如下:


基本解釋

指發生在險要地形(如山地、關隘)的戰鬥。強調地理環境對戰鬥的難度和危險性的影響,常見于古代軍事文獻。


詳細釋義

  1. 軍事層面

    • 出自《六韬·均兵》:“險戰之法,一車當步卒四十人。” 這裡的“險戰”特指在易守難攻的地形中,如何部署兵力與戰術。
    • 例如:古代戰争中,軍隊常利用山隘、峽谷等險地進行伏擊或防禦戰。
  2. 比喻義

    • 現代也可引申為面臨高風險、高難度的挑戰,如商業競争或重大危機中的博弈。

用法與例句


“險戰”既指實際地形險峻的戰鬥,也用于比喻高風險情境。其核心在于強調環境或局勢的複雜性對成敗的影響。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戰術,可參考《六韬》等兵法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吉百無聊賴廛闬纏身襜褕吹網欲滿出下慈目打探東方宿鬥牛宮頓捽跟兔光域橫三竪四猾民荒子會兒禍從口出胡夷魚賈董禁院即若鈞陶康強逢吉匡郭老橛話兒累計領南吏術闾亭目瞪心駭惱害藕心欽仰窮圮權彊熱客任從忍俊不禁喪事上進心刹手锏賒買聖迹攝食疏俊數碼素枝唐舉讨采頭頹頓脫尖橐他外貿望白署空笑笑笑音西成錫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