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薮的意思、巢薮的詳細解釋
巢薮的解釋
指盜匪或敵人盤踞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蓋因茲大號,蕩其巢藪。可遣使某官,組甲十萬,鐵騎千馬,斜趣 潁 洛 ,衝其要津。”
詞語分解
- 巢的解釋 巢 á 鳥搭的窩,亦指蜂、蟻等動物的窩;借指敵人或盜賊的藏身之所:鳥巢。蜂巢。巢窟。匪巢。巢穴。 姓。 筆畫數:; 部首:巛; 筆順編號:
- 薮的解釋 薮 ǒ 生長着很多草的湖澤:薮澤。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淵薮。 指民間、草野:辭朝(俹 )歸薮。 古同“搜”,搜求。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巢薮”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cháo sǒu,其含義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拆分
- 巢(cháo)
本義指鳥、蜂、蟻等動物的窩,引申為盜匪或敵人藏身之處(如“匪巢”)。
- 薮(sǒu)
原指水草茂密的湖泊或沼澤,後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如“淵薮”)。
組合後,“巢薮”特指盜匪或敵人盤踞的據點,帶有負面色彩。
二、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江淹的《北伐诏》:“蓋因茲大號,蕩其巢藪。”意為通過軍事行動清除敵方根據地。
三、用法與例句
- 古代用法:多用于描述軍事征讨目标,如“斜趣潁洛,衝其要津”(《北伐诏》)。
- 現代用法:可比喻黑惡勢力或非法組織的聚集地,如“警方搗毀犯罪巢薮”。
四、相關詞彙
- 巢穴:更通用的表述,可指動物巢穴或敵人據點。
- 淵薮:強調人或事物聚集的核心區域,中性詞。
總結來看,“巢薮”通過“巢”與“薮”的意象疊加,生動描繪了敵方勢力盤踞的隱蔽場所,兼具文學性與曆史感。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軍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巢薮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鳥巢和草叢”。根據部首拆分,它包含了“⺈”(肉)和“艹”(草)兩個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3。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有趣,來自于中國古代的《爾雅》詞典。在繁體寫法中,巢薮的字形沒有太大變化。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巢薮的形态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相似的。下面是一個巢薮的例句:“在郊外,我們經常能看到鳥巢和草叢構成的美麗景色。”巢薮可以組成許多詞語,比如巢穴、薮苔等。與巢薮近義的詞語有樹林、叢林,反義詞可能是空曠或者荒地。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