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ll-sized newspaper;mosquito paper] 版面較小的報紙
(1).古時有别于邸報的非正式官報。 宋 周麟之 《論禁小報》:“小報者,出於進奏院,蓋邸吏輩為之也。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邸吏必競以小紙書之,飛報遠近,謂之小報。” 宋 趙昇 《朝野類要·朝報》:“日出事宜也。每日門下後省編定,請給事判報,方行下都進奏院報行天下。其有所謂内探、衙探之類,皆衷私小報,率有漏洩之禁,故隱而號之曰‘新聞’。” 宋 朱熹 《答蔡季通書》:“適見小報, 元善 已得 浙江 提舉。”
(2).版面較小的報紙。一般指四開報紙,以别于對開報紙。亦有以聲望、内容等相别者,常指影響較小,讀者層次較低,内容通俗的報紙。 魯迅 《書信集·緻趙家璧》:“問文學社,雲并無其事,是小報上造出來的。” 帥孟奇 《憶念黃勵同志》:“事後,有個小報記者,在報上報導了這次審問的情況,說共6*産6*黨員英勇不屈。結果那個小報記者也被特務逮捕了。”
(3).舊俗稱報喪之單,先訃聞發出。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小報漢語 快速查詢。
“小報”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古代含義
指宋代至明清時期出現的“非正式官報”,與官方邸報(如“朝報”)相區别。這種報紙未經官方審查,由民間自行抄傳或刻印,内容多涉及官員任免、朝廷動态等,有時夾雜捕風捉影的信息。例如南宋時期,小報因時效性強而廣受歡迎,盡管朝廷屢禁不止。
現代含義
指版面較小的報紙,通常為四開規格(區别于對開大報)。内容通俗,讀者層次廣泛,可能涵蓋新聞、娛樂、民生等,但權威性較低。
如需進一步了解小報的曆史案例或制作方法,可參考來源(曆史解析)或(制作技巧)。
小報是指一種新聞性質較輕、版面較小的報紙,常常以娛樂新聞和八卦為主要内容。它為讀者提供了簡潔、易懂的資訊,快速傳遞信息。
《小報》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小”和“報”兩個部首。其中,“小”是部首,并且由三筆構成,而“報”是一個獨體字,由九筆構成。
小報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它源于上世紀20年代的報業發展,當時有一種叫做《小報》的娛樂性報紙開始流行。隨着時間的推移,小報這個詞也逐漸被使用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報紙中。
繁體字的寫法是「小報」。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不同,「小報」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例如可以寫作「小報」。
1. 我每天早上都會讀一份小報來了解最新的娛樂八卦。
2. 這家小報的報道總是非常及時,非常受人們歡迎。
小報紙、小報導、小報告、小報社、小報館
八卦報、綜合報、娛樂報
大報、正式報、新聞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