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嚴的意思、顯嚴的詳細解釋
顯嚴的解釋
高顯尊嚴。《莊子·庚桑楚》:“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 成玄英 疏:“榮貴、富贍、高顯、尊嚴、聲名、利祿,六者亂情志之具也。”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印從負鼎佩,門為登壇鑿。再入更顯嚴,九遷彌謇諤。” 宋 朱熹 《衢州江山縣學景行堂記》:“棟宇崇麗,貌象顯嚴。”
詞語分解
- 顯的解釋 顯 (顯) ǎ 露在外面容易看出來:明顯。顯著。顯學(著名的學說或學派)。 表現,露出:顯露。顯示。顯山露水(喻顯示自己,引人注目)。 舊時稱有權勢的或有名聲地位的:顯貴。顯赫。顯要。 敬辭,稱先人:
- 嚴的解釋 嚴 (嚴) á 緊密,沒有空隙:嚴緊。嚴密。 不放松,認真:嚴格。嚴肅。嚴正(嚴肅正當)。嚴明(嚴肅而公正,如“賞罰嚴嚴”)。嚴饬(.嚴格命令;.謹嚴)。威嚴。 鄭重,莊重:莊嚴。尊嚴。 厲害的:嚴厲
網絡擴展解釋
“顯嚴”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ǎn yán,其核心含義為“高顯尊嚴”,常用來形容事物或人物具有崇高、莊嚴的特質。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詞義構成:由“顯”(高顯、顯赫)和“嚴”(莊嚴、威嚴)組合而成,強調地位崇高且儀态莊重。
- 近義詞:尊貴顯赫、莊嚴隆重。
二、詞源與文獻引用
-
古代典籍:
- 最早見于《莊子·庚桑楚》:“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 成玄英注解為:“榮貴、富贍、高顯、尊嚴、聲名、利祿,六者亂情志之具也。”。
- 唐代韓愈《晚秋郾城夜會聯句》中也有使用:“再入更顯嚴,九遷彌謇谔。” 描述官場晉升後的莊嚴氣度。
-
宋代記載:
- 朱熹在《衢州江山縣學景行堂記》中形容建築:“棟宇崇麗,貌象顯嚴。” 指學府建築宏偉莊嚴。
三、現代用法與例句
- 描述事物狀态:
- 如“就業壓力日顯嚴峻”,表示問題逐漸變得嚴重且不容忽視。
- 形容人物氣質:
四、使用場景
- 文學描述: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強調莊嚴、崇高的意境。
- 現代語境:可引申為形勢嚴峻或态度嚴肅,但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獻原文,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顯嚴的意思
顯嚴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嚴肅或莊重的樣子。 它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态度、語氣或外表。
拆分部首和筆畫
顯嚴的部首是日字旁(日)和目字旁(目),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顯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其中“顯”表示明顯或表明,而“嚴”表示嚴格或莊重。
繁體
顯嚴的繁體寫法為「顯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顯嚴的字形可能略有差異,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日字旁和目字旁的結構。
例句
1. 他的舉止顯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在這個莊嚴的場合,每個人都顯嚴肅。
3. 她那姿态顯嚴重,仿佛一位女王。
組詞
顯嚴可以根據需要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詞組或詞語,例如:
顯嚴肅、顯嚴重、顯嚴厲、顯嚴肅性格等。
近義詞
與顯嚴意思接近的詞語有莊重、嚴肅、肅穆等。
反義詞
與顯嚴意思相反的詞語有輕松、隨意、輕薄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