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鹹與維新的意思、鹹與維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鹹與維新的解釋

《書·胤征》:“天吏逸德,烈於猛火,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污俗,鹹與惟新。” 孔 傳:“言其餘人,久染污俗,本無惡心,皆與更新。”後因以“鹹與維新”謂對一切受惡習影響或犯罪的人都準予改過自新或革故圖新。 南朝 梁 沉約 《赦诏》:“隆平之化,庶從茲始,宜播嘉惠,鹹與維新,可大赦天下。”《舊唐書·昭宗紀》:“宜覃渙污之恩,俟此雍熙之慶,滌瑕盪垢,鹹與維新。” 清 林則徐 《會奏銷化煙土已将及半情形折》:“俾中外鹹知震讋,從此洗心革面,庶幾鹹與維新矣。” 魯迅 《呐喊·阿Q正傳》:“這是鹹與維新的時候了,所以他們便談得很投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鹹與維新”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原義:指對受惡習影響或犯罪的人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同時倡導革除舊俗、推行新政。
  2. 現代引申義:泛指一切需要改革更新的情況,常用于號召棄舊圖新。

二、出處與背景

三、詞語結構解析

四、用法特點

五、現代關聯

魯迅曾用此詞諷刺民國時期“換湯不換藥”的僞革新現象,提示其含義可能隨語境帶有批判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鹹與維新的意思

《鹹與維新》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指廣泛而徹底地進行改革。它表示一種全面變革的态度和行動,寓意着對舊有思想和體制的颠覆性改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鹹與維新》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鹹”和“維新”。

拆分“鹹”字的部首是“口”,它的總筆畫數是9畫。

拆分“維新”字的部首是“纟”,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來源和繁體

《鹹與維新》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清代文學家顧炎武所著的《日知錄》中。他在書中寫道:“鹹必先維新,夫維新者,乃吾國之要務,鮮親臣與百姓,曾非如此道理。”這句話表達了他對于全面改革的強烈主張。

繁體字中,“鹹”字的寫法為“鹹”,而“維新”字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在古代的漢字中,“鹹”字在一些書法作品中可能以“鹹”字的形式出現。而“維新”字在古代的寫法中沒有明顯變化。

例句

他們決定鹹與維新,徹底改革過時的法律和制度。

組詞

- 改革鹹與維新

- 全面鹹與維新

- 徹底鹹與維新

近義詞

- 廣泛變革

- 全面改變

反義詞

- 保守守舊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