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賢藴 ”。
“賢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和用法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定義
該詞亦作“賢蘊”,指高明的見解或精深的義理。常用于形容卓越的思想或理論。
結構分析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褒揚學者或政治人物的智慧貢獻,屬于書面雅言,現代漢語已罕見使用。需注意其與“賢蘊”為異形詞關系,具體語境需結合文獻判斷。
建議:如需深入研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或原典文獻,以上解釋綜合了網絡釋義但需謹慎驗證可靠性。
賢缊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指賢德、高尚的品質。
賢缊的部首是貝,共有13個筆畫。
賢缊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是由貝字旁邊加上缊字構成的。
賢缊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賢缊。
在古代,賢缊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部首和字形基本保持一緻。
1. 他為人正直,品行賢缊。
2. 他世代都是以賢缊之名揚名立萬家。
1. 賢缊品德
2. 賢缊人才
3. 賢缊家教
1. 賢達
2. 賢明
3. 高尚
1. 惡劣
2. 卑鄙
3. 鄙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