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笆箔的意思、笆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笆箔的解釋

籬笆。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三折:“我則見泥脫下些仰托,更和這水浸過這笆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笆箔”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文獻和權威解釋綜合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指代
    根據、、等多源解釋,“笆箔”原指用竹篾、荊條或樹枝等材料編織而成的籬笆,常見于古代農村或庭院中,用于圍擋或分隔空間。例如元朝關漢卿《裴度還帶》中“水浸過這笆箔”即描述被水浸濕的籬笆。

  2. 構詞解析

    • 笆:指竹片、枝條編成的片狀物(如竹篾笆、荊笆);
    • 箔:可指竹簾、葦席或金屬薄片,此處與“笆”組合,強調編織物的簡易性。

二、引申含義

  1. 比喻低價值的事物
    部分資料(如)提到,“笆箔”作為成語時,可引申為“不起眼、不值錢”的東西。例如形容才能平庸、物品粗劣,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語義。

三、使用場景


四、權威性說明

需注意,關于“笆箔”是否具有成語屬性存在争議: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專業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笆箔》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竹篩子或竹篾簍。下面是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信息:笆字的部首是竹字旁,箔字的部首是竹字。笆字有12畫,箔字有14畫。 《笆箔》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耕社會。它是由竹子制成的篾片編織而成的篩子或簍子,用于過濾或盛裝農作物、食物等物品。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是「罷箔」。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笆箔》在古代常常寫作「罷箔」,其中「罷」用作「笆」的意思。不過,現代漢字的标準寫法仍然是「笆箔」。 以下是一些關于《笆箔》的例句: 1. 奶奶用笆箔過濾米飯中的雜質。 2. 農民将收獲的稻谷放在笆箔裡晾曬。 3. 姥姥用笆箔捧起滿滿一筐晚果。 一些與《笆箔》相關的組詞有: 1. 篩子 2. 篾簍 3. 網籃 4. 米篩 5. 纖維 《笆箔》的近義詞包括: 1. 篩子 2. 篾簍 3. 網籃 反義詞有: 1. 勺子 2. 碟子 3. 碗 希望這些回答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