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禮記·中庸》:“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孔穎達 疏:“欲求朋友以恩惠施己,則己當先施恩惠於朋友也。”後以“先施”指人先行拜訪或饋贈禮物。 唐 元稹 《酬段丞》詩:“赤心芳苦鬭,紅燭以先施。” 明 邵璨 《香囊記·酬恩》:“老母援溺之情,小弟提攜之義,大恩未報,又辱先施。”《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那 烏克齋 原是 安老爺 的學生,如今又作了公子的座主,早行了個先施的禮。”
(2).即 西施 。《文選·宋玉<神女賦>》“ 西施 掩面,比之無色” 唐 李善 注:“ 先施 、 西施 ,一也。”
“先施”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指主動先行給予恩惠、拜訪或饋贈禮物,強調在人際交往中率先行動。
特殊指代:在部分古籍中,“先施”是春秋時期越國美女西施的别名。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成語,表示“先下手為強”,但此用法較少見且未見于經典文獻。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
以上解釋綜合了《禮記》、古籍注釋及文學作品中的用例,涵蓋主要權威來源。
先施是一個詞語,意為先行施展、率先展示。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者某個活動中走在前面,起到引領作用。
先施的拆分部首是先,筆畫數為3;施的拆分部首是方,筆畫數為4。
先施這個詞來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句話:“燕、趙、齊、楚皆先施而攻之。”意思是項羽在征服六國之前,他率先發動進攻。
先施的繁體字為「先施」。
在古時候,先施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他在創新領域做出了“先施”,引領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潮流。
先施率先、先施炳器
引領、帶頭、開創、領先
落後、跟隨、後來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