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獻體的意思、獻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獻體的解釋

露出身體。《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羞者獻體改服于門外。” 杜預 注:“獻體,解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獻體”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和時代背景進行區分:

一、古代文獻中的本義 源自《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羞者獻體改服于門外。”杜預注解為“解衣”。此處“獻體”指脫衣露出身體,可能與古代禮儀或安全檢查相關(如防止暗藏兇器)。

二、現代引申的比喻義 現代漢語中衍生出“獻出身體”的抽象含義,形容為事業或目标全身心奉獻的精神。例如形容科研工作者将畢生精力投入研究,可比喻為“獻體精神”。

需注意:

  1. 古代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現代日常使用較少;
  2. 現代比喻義尚未被權威詞典廣泛收錄,使用需結合語境;
  3. 兩種含義存在字面與象征的區别,需避免混淆。

建議在學術寫作或古文閱讀時優先參考《左傳》原意,日常交流若用引申義需補充說明。如需更完整的古籍用例,可查閱《春秋左傳注》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獻體

獻體,意思是将自己的屍體捐贈給科學研究、醫學教育或器官移植等用途。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從左至右分别是“犬”和“身”,總共有四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相信通過獻身體可以為他人帶來福氣,并且可以在來世中得到好報。因此,獻體成為一種行善的方式,被視為高尚的行為。

在繁體中,獻體的寫法是「獻體」。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獻體在古代的寫法為「獻體」,其中的「獻」是用「犬」和「大」組合而成的,表示以犬為祭品;而「體」是用「骨」和「身」組合而成的,表示人的身體。

例句:他決定将自己的遺體獻給醫學研究,為科學事業做出貢獻。

組詞:獻血、獻愛心、獻忠誠、獻藝

近義詞:捐獻、奉獻、貢獻、寄托

反義詞:占有、保存、保留、獨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