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懷凄怆。 唐 盧照鄰 《秋霖賦》:“長塗未半,茫茫漫漫,莫不埋輪據鞍,銜悽茹嘆。” 唐 徐堅 《送考功武員外學士使嵩山置舍利塔歌》:“共握手而相顧,各銜悽而黯然。”
“銜凄”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銜凄”指心懷凄怆,形容内心充滿悲傷、哀痛的情緒,常與“茹歎”“黯然”等詞連用,表達深切的悲涼感。
該詞多見于唐代文學作品:
“銜凄”屬于較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古典文獻和文學賞析中仍有研究價值。其核心在于通過“銜”(心懷)與“凄”(悲涼)的疊加,強化情感深度。
《銜凄》是一個成語,意為承載着悲傷和凄涼之情。它形容心中充滿憂傷和苦悶。
《銜凄》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行”和“⺦”,它們的筆畫分别為5畫和2畫。
《銜凄》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中曹雪芹曾有“銜淚”、“銜悲”等的描述。從這些描述中演變而來。
《銜凄》的繁體寫法為「銜淒」。
古時候,《銜凄》可以寫作「銜悽」。
1. 他眼含淚水,神情銜凄,讓人不禁心生憐憫。
2. 在那片凄涼的土地上,每個人的臉上都銜着深深的愁容。
1. 銜淚:含淚。
2. 銜憤:含怒。
3. 銜冤:心懷冤屈。
4. 銜接:連接。
1. 憂心如焚:形容非常憂慮痛苦。
2. 憂愁:心中充滿憂傷和焦慮。
3. 悲痛欲絕:極度悲傷,幾乎無法忍受。
1. 歡笑:快樂愉悅。
2. 欣喜:心情高興。
3. 舒暢:心情寬松舒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