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乾夕愓的意思、朝乾夕愓的詳細解釋
朝乾夕愓的解釋
指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
詞語分解
- 朝的解釋 朝 ā 早晨:朝陽。朝晖。朝暮。朝霞。朝氣。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複無常)。 日,天:今朝。明朝。 晨夕野暮 朝 á 向着,對着:朝向。朝前。朝陽。坐北朝南。 封建時代臣見君;亦指宗教徒
- 愓的解釋 愓 à 放蕩:“加愓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 平。 不憂。 愓 ā 〔愓愓〕走路時身體直而腳步快,如“凡行容愓愓。” 愓 á 〔佚愓〕舒緩;悠閑。 愓 á 玩樂。 筆畫數:; 部首:忄; 筆
網絡擴展解釋
“朝乾夕愓”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zhāo qián xī dàng,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從早到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
- “朝”指早晨,“乾”意為自強不息、勤勉;“夕”指傍晚,“愓”通“惕”,表示警惕、謹慎。組合起來形容人終日保持勤勉和警覺的狀态。
2.出處與典故
源自《周易·乾卦》:“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整日勤奮努力,夜晚仍保持警惕,即使面臨危險也能免于災禍)。後多用于形容兢兢業業的态度。
3.用法與示例
- 語境: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強調勤奮和謹慎并重。
- 示例:《紅樓夢》第十八回中,賈政用“惟朝乾夕愓,忠于厥職”形容官員恪盡職守。
4.近義詞與擴展
- 近義詞:朝兢夕惕、夙夜匪懈、廢寝忘食。
- 反義詞:懈怠懶散、得過且過。
5.注意事項
- 字形辨析:部分文獻中“愓”也寫作“惕”,二者通用。
- 易錯讀音:“愓”讀作dàng,而非tì(“惕”的讀音)。
總結來看,這一成語既蘊含傳統文化中對“勤勉”的推崇,也反映了儒家倡導的修身自省精神。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朝乾夕愓 - 詞義
《朝乾夕愓》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心情、思想或狀态突然發生轉變,由低落或迷茫轉為明亮或開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朝(辶)乾(二)夕(夕)愓(心)
拆分筆畫:朝(4畫)乾(6畫)夕(3畫)愓(14畫)
來源
《朝乾夕愓》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史記·衛青李廣列傳》中,原文是“其後(李廣)殺賊,再拔遼東、平諸凡四十四城。朝乾夕愓”。後來,這個成語逐漸被人們用來形容人的心态突然發生轉變的情況。
繁體
《朝乾夕愓》的繁體字為「朝乾夕愓」。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字書《說文解字》的記載,「夕愓」中的「愓」原為「蕩」旁,表示快樂,心情舒暢。
例句
他原本郁悶的心情在得知消息後朝乾夕愓起來。
組詞
朝思暮想、夙願、确乎有愓、疑愓、傾愓
近義詞
朝氣蓬勃、精神煥發、忽地豁然開朗、洗心革面
反義詞
郁郁寡歡、心情沮喪、愁眉苦臉、煩悶不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