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官位顯赫而參與機密。《南史·謝晦傳》:“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位任顯密,福過災生。”
(2).指佛教顯、密二教派。 宋 贊甯 等《宋高僧傳·譯經三·唐京師滿月》:“此務所司,先宗譯主,即賫葉之三藏明練顯密二教者充之。” 清 龔自珍 《誦得生淨土陀羅尼記數簿書後》:“顯密不二門,此陀羅尼即一切陀羅尼,誦之即是誦大小《彌陀》諸經,即是誦《法華經》,亦即是誦一切經,十方三世佛經。”
“顯密”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漢語成語和佛教術語兩類:
基本含義
指事物同時具有顯露和隱藏的雙重特性,或行為兼具表面與深層含義。例如,某些現象看似明顯,實則暗含隱秘邏輯。
引申用法
在佛教中,“顯密”指顯宗與密宗兩大教派,區别如下:
顯宗(顯教)
密宗(密教)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宗派或曆史演變,可參考佛教經典或權威宗教研究文獻。
《顯密》是漢字中一個常見的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事物的表面或外在的顯露情況和内在的秘密或不為人知的一面。它表示事物具有顯而易見的一面,同時又有隱藏的重要信息或實質性内容。
《顯密》這個詞由七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日字旁、目字旁、屍字旁、心字底、貝字旁、示字旁和纟字底。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顯密》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上卦”和“下卦”。在《周易》中,“上卦”代表着顯露和明白,即顯;而“下卦”代表着隱藏和隱晦,即密。兩者結合就形成了《顯密》這個詞。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書寫形式為「顯密」。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一種寫法是将《顯密》拆開成兩個獨立的字分别使用。其中,《顯》字由太陽和日字旁組成,表示顯而易見;《密》字由山字旁和宀字頭組成,表示隱藏和秘密。
1. 在表面上看,他是個寡言少語的人,但私下裡卻有着豐富的顯密思想。
2. 這幅畫作的顯密相得益彰,給人一種神秘又不失真實感。
3. 他的個人生活一直都被保持得很顯密,不為外界所知。
1. 顯露
2. 秘密
3. 隱晦
4. 表面
5. 内在
1. 露骨
2. 公開
3. 顯明
4. 表露
1. 隱藏
2. 私密
3. 隱蔽
4. 不露聲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