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賢令的意思、賢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賢令的解釋

(1).賢明的縣令。《漢書·溝洫志》:“民歌之曰:‘ 鄴 有賢令兮為 史公 ,決 漳水 兮灌 鄴 旁,終古舄鹵兮生稻粱。’” 清 查慎行 《喜晤藍公漪》詩:“ 臨卭 有賢令,猶足重 相如 。”亦為對縣令的敬稱。 明 孫柚 《琴心記·牛酒交歡》:“賢令請起,天使将至,館舍完備未曾?”

(2).山名。在 廣東省 陽山縣 北二裡, 唐 韓愈 為 陽山 令,嘗讀書于此,有 讀書岩 。又名 牧民山 。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廣東二·廣州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賢令”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說明如下:

一、賢明的縣令

  1. 基本含義
    指品德高尚、治理有方的縣級行政長官。該用法最早見于《漢書·溝洫志》中“邺有賢令兮為史公”的記載,後成為對縣令的敬稱。例如清代查慎行詩雲:“臨邛有賢令,猶足重相如”。

  2. 曆史背景
    古代常以“賢令”稱頌地方官員的政績,如唐代韓愈任陽山令時勤政愛民,後人将其讀書處命名為“賢令山”。


二、山名(廣東省陽山縣)

  1. 地理位置
    位于廣東省陽山縣北二裡處,因韓愈曾任陽山令并在此讀書而得名,又名“牧民山”。清代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亦有記載。

  2. 文化意義
    該山現存“讀書岩”等遺迹,成為紀念韓愈的重要文化地标。


三、其他引申含義(需注意語境)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賢令”解釋為“明智而有道德的命令”,但此用法較少見于傳統文獻,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此外,該詞也用于人名,寓意“德才兼備”,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若需引用古籍或涉及曆史人物(如韓愈),建議優先參考《漢書》《讀史方輿紀要》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賢令

賢令(xián lìng)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賢令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

賢令的意思是指明智有德行的教誨或規勸。

拆分部首和筆畫

賢令由貝部和令部組成,貝部是“貝”字的意思是貝殼;令部是“令”字的意思是命令。貝部的拆分部首為貝,筆畫為4;令部的拆分部首為亻(人),筆畫為5。

來源

賢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在古代中國,賢令被賦予了很高的道德和教育的含義,是古代士人對于明智和德行的推崇。

繁體

賢令的繁體字為賢令。

古時候漢字寫法

賢令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其實沒有太大區别。賢字的古代寫法為“佡”,令字的古代寫法為“令”。

例句

1. 士人應該遵循賢令,成為有德行的榜樣。

2. 長輩們常常給年輕人講述一些賢令,教育他們明智行事。

組詞

1. 賢能(xián néng):指有智慧和才能的人。

2. 賢良(xián liáng):指有品德高尚和才德兼備的人。

近義詞

1. 賢明(xián míng):指明智聰慧、有見識的人。

2. 賢達(xián dá):指有知識和能力的人。

反義詞

1. 愚令(yú lìng):指愚昧無知的命令。

2. 蠢令(chǔn lìng):指愚笨無能的規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