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賢交的意思、賢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賢交的解釋

有才德的朋友。《荀子·大略》:“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人不至。” 漢 徐幹 《中論·譴交》:“吾子著書稱君子之有交,求賢交也;今稱交非古也,然則古之君子無賢交歟?” 唐 高適 《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贈》詩:“賢交不可見,吾願終難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賢交”的漢語詞典釋義與典籍溯源

一、基礎釋義

“賢交”是由“賢”與“交”構成的複合詞,屬文言書面用語。

二、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賢交”釋義為“賢德的朋友”。例證引《荀子·勸學》:“居必擇鄉,遊必就士”,強調與賢者相交的重要性(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版)。

  2. 《辭源(修訂本)》:

    釋為“良友,有才德的朋友”,并溯源至《論語》“見賢思齊”的倫理觀(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3. 《古代漢語詞典》:

    标注為名詞性短語,釋義“賢良之交”,強調其道德屬性(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三、典籍例證與用法

四、語義辨析

五、文化内涵

“賢交”承載儒家“以友輔仁”的思想,如《禮記·學記》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強調賢德之交對個人修養的塑造作用。這一概念深刻影響中國傳統交友觀,至今仍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範疇。


參考文獻來源(可訪問官網查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賢交”是一個漢語詞彙,指與有才德的人結交,或指有才德的朋友。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出處與文獻引用

3.用法與例句

4.近義詞

“賢交”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交友的重視,強調以賢者為鏡,通過優質社交實現自我提升。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荀子》《中論》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保鄰笨漢比年逼霄承佃谶言怠業蕩潏典錢兒豎發展生産分我杯羹撫宥狗犀關于關谘挂瓦骨肉至親鼓衰力盡寒顫顫遑急徽猛忽喇叭家過老加壓節下積候進尺今兒連根拔籬樊麟管留戀不舍明晤銘章拿粗挾細腦學瘧蚊咆勃披辟栖誠呿唫入閣登壇聖時拾才使用面積首戾摅光私盟竦肩讨負淘換提備頑徒五雷霞駮鹹水湖險谒謝告謝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