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在箭上的細生絲繩,射鳥用。《列子·湯問》:“ 蒲且子 之弋也,弱弓纖繳,乘風振之,連雙鶬於青雲之際,用心專,動手均也。”《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微矰出,纖繳施。” 李周翰 注:“繳,射綸也。”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引纖繳,揚微波。”
“纖繳”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纖繳”指系在箭尾的細生絲繩,主要用于射鳥時回收箭矢或控制飛行軌迹。結構上由生絲制成,質地輕且堅韌,適合遠射(《列子·湯問》提到“弱弓纖繳”可射中高空飛鳥)。
該詞現已罕用,多見于古文研究或曆史文獻解讀,如注解《列子》《文選》等典籍時涉及。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典》或《漢語大詞典》的權威釋義。
纖繳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xiān jiǎo。它的意思是指非常微弱細小的聲音、光亮或者力量。它主要用來形容某種很微小的物體、動作或者聲音。
纖繳這個詞是由纟和角兩個部首組成,纟讀作sī,表示與絲相關的物體;角讀作jué,表示與角相關的物體。這個詞共有13個筆畫。
纖繳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軒轅篇”中,最早的形态為“纖覺”。在繁體字中,“纖”變為“纖”加上“纔”的形式。
在古代,纖繳的寫法稍有不同。其中,“纖”的上部分曾被寫作“糸”,表示與絲相關,下部分保持不變,而“繳”的上部分曾被寫作“爿”,下部分與現代寫法保持一緻。
1. 她輕輕吹了一口氣,纖繳的聲音傳來。
2. 陽光透過窗簾,照在桌上的水杯上,猶如纖繳的光芒。
3. 盡管他力量微弱,但他堅持去做,用纖繳之力做出了巨大成就。
組詞:纖絲、纖弱、纖埃、纖巧。
近義詞:微弱、微小、細微。
反義詞:巨大、強大、顯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