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相踵的意思、相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相踵的解釋

(1).互相追隨。《墨子·號令》:“嚴令吏民無敢讙嚣、三冣、并行……相踵、相投、相擊、相靡以身及衣。” 孫诒讓 間诂:“謂以足跟相躡也。”

(2).足踵相接;相繼。 南朝 梁簡文帝 《戎昭将軍劉顯墓銘》:“祔彼故塋,流芬相踵。” 明 李贽 《答耿司寇書》:“夫君猶龍也,下有逆鱗,犯者必死,然而以死諫者相踵也。” 清 曾國藩 《母弟溫甫哀詞》:“而 撫州 、 建昌 兩府,以是月之季,相踵淪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相踵”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種核心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互相追隨
    指人或事物彼此跟隨,強調動作的連續性。例如《墨子·號令》中提到“相踵、相投、相擊”,其中“相踵”指以足跟相跟隨的動作()。該用法多見于古代軍事或行為規範中,強調秩序與緊密性。

  2. 足踵相接;相繼
    形容接連不斷的狀态,多用于描述事件或現象頻繁發生。如南朝梁簡文帝在墓銘中寫“流芬相踵”,指美德或事迹接連傳承();明代李贽也以“以死谏者相踵”比喻勸谏者前仆後繼()。

二、延伸與用法

三、發音與權威參考

此詞在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古籍或特定文學表達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相踵

詞義

《相踵》是一個表示事物重疊、連續出現的動作或狀态。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數量衆多,接連不斷。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相踵》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亻”和“足”,部首的意思分别是“人”和“足”,表示一個人的腳背,即表示動作。從“亻”到“足”共7個筆畫。

來源

《相踵》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紅樓夢》中有一句“秋趣亦已相踵,村橙幾時集散”。意思是秋天的景色已經連續出現了,鄉村的柑橙也已經收集起來,用來形容時間的流逝。

繁體

《相踵》這個詞在繁體字中寫作「相踵」。

古代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相踵的“相”字寫作「閑相」,而“踵”字寫作「蹻㕘」。

例句

1. 敵軍攻勢相踵,我方守軍士氣低落。(表示攻勢連續而來,對守軍帶來壓力。)
2. 會議之後,一系列重要決策相踵而至。(表示決策接連不斷。)

組詞

相安無事、相望無言、相對無言、相聚、相争、相遇、相似

近義詞

連續出現、接連不斷、一個接一個、紛紛而至

反義詞

中斷、間斷、停滞、斷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