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象征主義為創作方法的文藝流派。 胡也頻 《到莫斯科去》:“然而這些名為印象派,象征派,寫實派……這些各有來源的西洋畫,也不能使 素裳 感到比較的滿意。” 郭沫若 《當前詩歌中的主要問題》:“‘五四’以來的新詩有各種各樣的新詩,什麼新月派,象征派,這個派那個派的,我也弄不大清楚。”參見“ 象徵主義 ”。
象征派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興起于法國并影響全球的文藝流派,其核心是以象征主義為創作方法,強調通過隱喻、暗示等手法表達内在情感與抽象理念。以下是詳細解析:
象征派最初指19世紀80年代法國文學運動,後擴展至繪畫、音樂等領域。其名稱源于1886年讓·莫雷亞斯發表的《象征主義宣言》。先驅者可追溯至1857年波德萊爾的詩集《惡之花》,該作品以病态美和城市焦慮為主題,成為浪漫主義向象征主義過渡的标志。
象征派成為西方現代藝術的重要源頭,直接影響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等流派。其“内在真實”理念颠覆了傳統藝術觀,推動了抽象藝術的發展。
(注:更多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高權威性内容,如、6、7、9等。)
《象征派》是一個藝術流派名詞,指的是20世紀初期一群藝術家和作家的團體,他們以象征主義為主要藝術風格,倡導以象征和隱喻來表達藝術作品的内在情感和主題。象征派創造了一種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通過神秘和具有啟示性的藝術手法表達意義。
《象征派》這個詞共有7個部首,分别是 ⺀、⺆、⺍、⺖、⺝、⺡、⺸。它由23個筆劃組成。
《象征派》一詞最早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由法國藝術家們提出。它的理念得到了許多現代藝術家的追隨,也在當時的許多國家流行開來。
象征派的繁體寫法為"象徵派"。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象征派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以在不同的時代和地區發生變化,但其基本意義和發音保持一緻。
1. 法國象征派藝術家們通過自己的作品傳達出了對生活和人類存在的獨特理解。
2. 他的繪畫作品充滿了象征派的元素,令人心馳神往。
象征主義、象征風格、象征主義文學、象征主義藝術
象征主義、象征表達、象征藝術、象征性作品
現實主義、直觀表達、寫實藝術、具象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