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議。《漢書·魏相傳》:“願陛下與 平昌侯 、 樂昌侯 、 平恩侯 及有識者詳議乃可。”《晉書·哀帝紀》:“其搜揚隱滞,蠲除苛碎,詳議法令,鹹從損要。” 南朝 梁 沉約 《奏彈王源》:“ 源 父子因共詳議,判與為婚。”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家禮二》:“天之禍福,不猶君之賞罰乎?鬼神之鑒察,不猶官吏之詳議乎?”
以下是關于“詳議”的詳細解釋:
詳議是由“詳”(詳細)和“議”(讨論、商議)組成的詞語,本義指對事物進行全面、細緻的讨論與審議,強調通過深入分析達成決策或共識。例如《漢書·魏相傳》中提到的“詳議乃可”,即要求充分讨論後再作決定。
多用于正式或需要嚴謹決策的場合,例如:
“詳”在“詳議”中與“詳細”含義相近,均指完備、周密(如-7所述)。但“詳議”更突出動态的讨論過程,而“詳細”側重靜态的内容完整性。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用例及現代語義分析,如需進一步探讨,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詳議》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詳細讨論、詳細商議的意思。該詞由兩個字組成,包含了幾個部首和一定的筆畫。
《詳議》的首字是“言”部,表示與人說話或文字有關的意思,同時也是一個常見的漢字部首。次字是“宀”部,表示與房屋有關的意思。整個詞對應的部首共有兩個。
首字“詳”的筆畫由5個組成,次字“議”的筆畫由7個組成。
《詳議》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比如《莊子》中就有使用到該詞。在現代漢字中,“詳議”使用的形式屬于簡化字,對應的繁體字是「詳議」。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一些字形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古代寫作“詳議”的“議”字比現代簡化字多了一個“言”部的旁字“言”,整個字的結構更為複雜。
1. 請大家詳議這個問題的各個方面。
2. 我希望會議能夠詳議我們的計劃。
詳細、研議、研究、讨論、辯論。
康談、議論、商讨、審議、議定。
概述、簡答、扼要、精髓、淺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