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吉兆相因襲。《左傳·襄公十三年》:“先王蔔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不習則增修德而改蔔。” 杜預 注:“五年五蔔皆同吉,乃巡狩。” 南朝 宋 顔延之 《車駕幸京口侍遊蒜山作》詩:“嶽濱有和會,祥習在蔔征。”
“祥習”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吉兆相因襲
源于古代占卜文化,指連續多次占卜均顯示吉兆,引申為吉祥征兆的延續。例如《左傳·襄公十三年》記載:“先王蔔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意為五年占卜均吉,方可行動。
吉祥習俗
現代引申為與慶祝活動相關的吉祥傳統,如春節貼春聯、放鞭炮等,表達對幸福生活的祈願。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典文獻或民俗案例,可參考《左傳》及地方風俗研究資料。
祥習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祥(音xiáng)和習(音xí)。祥字的部首是示,習字的部首是丿。祥字的筆畫數為10,習字的筆畫數為3。
祥習這個詞來源于中國文化,祥指吉祥、幸運之意,而習指習慣、學習之意。這個詞語形容一種善良、吉祥、習慣的狀态或氛圍。
在繁體字中,祥字的寫法為「祥」,習字的寫法為「習」。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些差異。祥在《說文解字》中寫作「示巛央從一一之文」,習在《說文解字》中寫作「勺也象學,從人隹之走」。
以下是一些關于祥習的例句:
與祥習相關的組詞有:祥瑞、祥和、習慣、習俗。
與祥習近義詞有:吉祥、良好、幸運、善良。
與祥習反義詞有:不祥、惡習、壞習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