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缃圖的意思、缃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缃圖的解釋

指書卷圖籍。《舊唐書·劉洎傳》:“伏願畧茲雄辯,浩然養氣,簡彼緗圖,淡焉自怡。”《舊唐書·文苑傳序》:“若 隋 珠色澤,無假淬磨,孔璣翠羽,自成華彩,置之文苑,實煥緗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缃圖是漢語古典文獻中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曆史語境兩個層面解析。

  1. 字面釋義:“缃”指淺黃色絲帛,《說文解字》記載“缃,帛淺黃色也”,古人多用此類素帛記錄圖文;“圖”即圖畫、輿圖或典籍。二者組合後,字面可理解為“以淺黃帛布為載體繪制的圖冊”,常見于宮廷檔案、輿圖收藏。
  2. 文化引申:漢代起,“缃”因與書卷同色,逐漸代指典籍。如《後漢書·輿服志》提及“缃帙”指書衣,故“缃圖”可泛指珍貴古籍或輿圖,例如清代《四庫全書總目》用“缃圖秘冊”形容珍本藏書。
  3. 現代考據:當代《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義為“淺黃色的絹帛書籍,特指珍稀文獻”,強調其材質與文物價值雙重屬性。

網絡擴展解釋

“缃圖”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和文獻引用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二、文獻引用 該詞在《舊唐書》中出現兩次:

  1. 《劉洎傳》提到“簡彼緗圖”,意為減少繁雜的書籍閱讀。
  2. 《文苑傳序》中用“實煥緗圖”形容文采為書籍增色。

三、綜合釋義 “缃圖”指用淺黃色絲帛裝幀的書卷或圖冊,代指書籍、典籍。其内涵既包含書籍的材質(缃帛),也涵蓋内容形式(圖文并茂)。該詞多用于唐代文獻,現代已不常見。

參考資料:、2、6均提供了古籍例證和字義解釋,其中漢典的權威性較高,可作為核心依據。

别人正在浏覽...

百歲千秋奔命荜撥秉志財位裁酌陳寔遺盜雠釋垂諒戴望舒煩傷飛空封詞俯觀福貞感尉貢遺乖喪觀覩和愉灰蓬蓬家傳人誦剿擊教衛稼啬齎擎卷煙居居闊略老父列侯林臯論心蠻髦民宗内外親内查外調懦鈍破字鋪屋遣累青翠群牧判官染色體人兵上願沙災射氣石鼻豎管順推陶衛條風條格停電危亂下輩顯劇小像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