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相須的意思、相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相須的解釋

(1).亦作“ 相需 ”。互相依存;互相配合。《詩·小雅·谷風》“習習谷風,維風及雨” 毛 傳:“風雨相感,朋友相須。” 漢 王充 《論衡·無形》:“人禀氣於天,氣成而形立,形命相須,以緻終死。”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明史·流賊傳·李自成》:“ 自成 善攻, 汝才 善戰,兩人相須若左右手。” 謝覺哉 《不惑集·冷和熱》:“冷和熱是相需為用的,是統一性的對立面。”

(2).相互等待。《漢書·王莽傳中》:“羣公奏請募吏民人馬布帛綿,又請内郡國十二買馬,發帛四十五萬匹,輸 長安 ,前後毋相須。” 顔師古 注:“須,待也。” 三國 魏 曹植 《仙人篇》:“徘徊九天上,與爾長相須。” 宋 葉適 《張氏東園送王恭父得殿字》詩:“燕鴻不相須,進趣自求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相須”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中醫學術語(核心含義)

定義:指兩種性能功效相似的藥物配伍使用,通過協同作用增強療效。這是中藥“七情配伍”(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中的一種重要形式。
特點:

  1. 同類配伍:藥物通常屬于同一功效類别(如麻黃與桂枝均屬解表藥),李時珍稱“同類不可離也”。
  2. 增效作用:聯合使用後,可提升單一藥物的治療效果,例如石膏與知母搭配能顯著增強清熱瀉火之效。

二、廣義引申義

含義:指事物之間相互依存、配合或等待,強調“缺一不可”的關系。
應用場景:

  1. 自然現象:如《詩經》中“風雨相感,朋友相須”,比喻風雨互相依存。
  2. 社會關系:如《論衡》提到“形命相須”,形容生命與形體的不可分割。
  3. 文學創作: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以“高下相須”說明文辭對仗的配合關系。

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中醫配伍的其他形式(如相使、相畏),可參考《中藥學》教材或權威中醫藥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相須

相須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相和須兩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相的部首是目,總筆畫數為9;須的部首是頁,總筆畫數為6。

來源

相須一詞源自《史記·平津侯列傳》中的一句話:“闳相須,世有臧否。”其中相指輔助人們判斷、推算的有關事物的規律、模式,須指推測、猜測、預料。

繁體

相須,為相須的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相的字形比現代略有變化,其形狀更接近目的實際形态。

例句

1. 他們相須許久,終于決定合作開展一項大項目。

2. 這本書中的人物與曆史中的人物有着相須之處。

組詞

相似、相同、相互、相約、須臾、須纓、須眉、必須、須眉交白等。

近義詞

相應、相符、相像、相稱等。

反義詞

相反、相異、相背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