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nd;noise] 由聽覺器官得到的感覺或印象
沙沙的響聲
聲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墜石》:“忽有響聲自東北來。”亦指消息。《西遊記》第四四回:“ 悟空 ,你怎麼來打聽個響聲,許久不回?”
“響聲”是一個漢語名詞,通常指物體振動或動作産生的聲音,可泛指能被聽覺感知的聲波現象。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
1. 基本定義 “響聲”由“響”(聲音大或發聲)和“聲”(聲音)組成,核心含義是“發出的聲音”,常指明顯可聞、有一定強度的聲音,如“雷聲的轟隆響聲”“敲門聲的咚咚響聲”。
2. 語境擴展
3. 近義詞辨析
4. 反義詞
5. 特殊用法 方言中可能出現引申義,如西南官話“鬧響聲”可指熱鬧場面,但屬于非标準用法。
建議在具體語境中結合上下文理解該詞,如“鐘聲的響聲莊嚴渾厚”側重聲音特質,“機器異響”則暗示異常狀态。如需更專業的聲音分類術語(如分貝等級、聲波頻率等),可補充說明進一步探讨。
響聲,是指聲音傳出後産生的回音或共鳴,給人耳朵帶來的聽覺刺激。
拆分部首和筆畫:
響聲的部首是口,拆分後可以得到亠、口、⺖、日、卩共5個部分。
響聲共有11畫。
來源:
響聲一詞來源于漢語,根據字義解釋,響指聲音可以通過空氣震動産生,聲音擴散出去後産生的共鳴效應。
繁體:
響聲的繁體字為響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響聲的漢字寫法稍有不同。其古字形為“響”,由韋(wéi)和耳(ěr)組成。
例句:
1. 我聽到遠處傳來的響聲。
2. 整個山谷中回蕩着鳥鳴的響聲。
組詞:
1. 響亮:發出響聲,聲音大而清晰。
2. 響亮:聲音洪亮,富有強烈的音響效果。
3. 響應:表示同意或支持,做出回應。
4. 響亮:指說話的聲音高而洪亮。
近義詞:
1. 響聲:回音,共鳴。
2. 聲音:音響,音頻。
反義詞:
1. 寂靜:安靜無聲,沒有任何聲音。
2. 無聲:沒有聲音,靜默無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