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相濡以沫的意思、相濡以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相濡以沫的解釋

用口沫互相濕潤。比喻在困難中以微小的力量互相幫助。《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張賢亮 《靈與肉》四:“那裡有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女兒。”亦省作“ 相濡沫 ”。 宋 蘇轼 《和王晉卿》:“欲書加餐字,遠託西飛鵠。謂言相濡沫,未足救溝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相濡以沫”是一個源自《莊子·大宗師》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1. 出處與字面本義

2. 引申含義

3. 用法與示例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5. 文化意義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莊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的詳細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是一個成語,意為相互共同渡過困難、互相支持。該成語由4個漢字組成,可以拆分為“木、水、火、水”。其基本的部首由左邊的“木”和右邊的“火”組成。拆解成筆畫,第一個字“相”由10畫組成,第二個字“濡”由15畫組成,第三個字“以”由4畫組成,第四個字“沫”由8畫組成。

該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孟子》中。據記載,相傳有兩隻鳥長期相依為命,其中一隻鳥受傷無法飛行。另一隻鳥為了幫助它,每天用自己的嘴巴吐食物給它吃。盡管它們生活艱苦,但由于彼此的互相幫助,它們終于度過了難關,成為人們互幫互助的象征。

在繁體字中,成語“相濡以沫”保留了和簡體字相同的拆分部首和筆畫,隻是書寫風格上稍有不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在有一些差異。例如,現在的“相”字以雙方的人為基礎,表示相互。而在古時候的寫法中,包含了兩個力量相互作用的表現,更強調了共同面對困難的意義。古字的“沫”是由“水”字旁邊加上“少”字的象形,表示水的粘稠物質。

以下是一個例句:“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夫妻倆一直相濡以沫,共同努力度過了難關。”

組詞:
相依為命、濡潤、共同努力、沫浪、面臨困境

近義詞:
互助、相互扶持、守望相助

反義詞:
各自為政、自私、漠不關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