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缃囊的意思、缃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缃囊的解釋

淺黃色的書套子。 南朝 梁 蕭統 《賦書帙》:“幸雜緗囊用,聊因 班女 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缃囊”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由“缃”和“囊”兩部分組成:

1. 缃
指淺黃色的絲織品,常用于古代書籍裝幀或貴重物品的包裹。例如“缃帙”(淺黃色書衣)、“缃缥”(淺黃與淡青的帛,代指書卷)。這種顔色在傳統文化中常與文雅、典籍相關聯。

2. 囊
意為袋子、容器,如“書囊”“行囊”。古代文人常用不同顔色的囊袋分類存放物品,如青囊裝藥、錦囊藏詩。

合義
“缃囊”字面指淺黃色絲帛制成的袋子,多用于存放書籍、字畫或珍貴文書,常見于詩詞典籍中。例如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有“紫绀之堂臨水,青蓮之台帶風,缃囊白露之字,玉帙縧繩之文”的描寫,體現其文雅意蘊。

引申義
因“缃”與典籍相關,“缃囊”也可象征知識載體或文化傳承,類似“書卷”“典籍”的借代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缃囊

缃囊(xiāng náng)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為缃和囊。

拆分部首和筆畫

缃字的部首是糸(mì)部,共有16個筆畫。

囊字的部首是囗(wéi)部,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缃囊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陽貨》中:“牢曰:‘缃之以為陽,囊之以為陰,制奚複制??”意為用缃繩結成帷幕,用囊袋裝載。缃囊在這裡引申為指某種工具或手段。

繁體

缃囊的繁體形式為鮝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缃囊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缃字的古代寫法為黃,囊字的古代寫法為囊。

例句

1. 他把聚會的地方用缃囊裝飾得非常漂亮。

2. 缃囊不是唯一的選擇,你還可以嘗試其他方式。

組詞

組詞:缃席(xiāng xí)、缃绫(xiāng líng)。

近義詞

近義詞:缃帏(xiāng wéi)、缃榻(xiāng tà)。

反義詞

反義詞:縷狀(lǚ zhuàng)、囊狀(náng zhuàng)。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