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上等絲綿。《水浒傳》第五六回:“ 徐寧 道:‘是個紅羊皮匣子盛着,裡面又用香錦裹住。’”
(2).指柳絮。 明 何景明 《柳絮歌》:“君不見江頭緑葉吹香綿,隨波化作浮萍草。”
“香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上等絲綿
指質地細膩、品質優良的絲綿,常用于古代服飾或貴重物品的填充物。例如《水浒傳》提到用“香錦”(即香綿)包裹珍貴物品。這一含義源自中國古代絲綢文化,嫘祖發明養蠶後,絲織品成為中原文明的重要标志。先秦至唐代,黃河流域的蠶桑業興盛,絲織品精美,香綿作為高檔材料被廣泛使用。
指柳絮
形容柳絮柔軟如綿,并帶有植物的清新氣息。明代何景明《柳絮歌》中寫道:“江頭綠葉吹香綿”,即以“香綿”比喻柳絮隨風飄散的形态。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史記·李斯傳》中對絲織品的記載,或明代詩詞中的自然描寫。
香綿是一個漢語詞彙,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禾和巾。它的筆畫數是10。該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
在繁體字中,香綿的寫法是“香緜”。
在古代,香綿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時候,人們将香綿寫作“香藋”。這種寫法更加繁瑣,但在當時被廣泛使用。
以下是一個例句:她用香綿擦拭了桌子,頓時釋放出一股清香。
在組詞方面,香綿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形成新的意義。例如,香綿絲表示柔軟而香氣四溢的絲綢。
與香綿相近義的詞彙有香軟和柔滑。
與香綿相反義的詞彙是粗糙和刺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