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饋的意思、飨饋的詳細解釋
飨饋的解釋
謂供奉飲食。 明 李東陽 《贈淑人孫母錢氏墓志銘》:“舅老病嗽,晨起須茗飲,淑人每夙夜製茗。姑喜肉炙,躬執炊爨,暑必近火。自始嫁至垂老,饗饋如一日。”
詞語分解
- 飨的解釋 飨 (饗) ǎ 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請人受用:飨會。飨宴。飨客。 祭祀。 同“享”。 筆畫數:; 部首:飠; 筆順編號:
- 饋的解釋 饋 (饋) ì 進獻,進食于人:“凡王之饋,食用六谷”。 泛指贈送:饋贈。饋遺(坕 )。饋送。饋獻。 筆畫數:; 部首:饣;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飨饋”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供奉飲食的行為,具有以下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長期、持續地供奉飲食,強調對長輩或賓客的侍奉與款待。例如《贈淑人孫母錢氏墓志銘》中提到“飨饋如一日”,描述兒媳為公婆每日準備飲食的孝行。
2.字詞構成
- 飨(xiǎng):原指用酒食款待人,後引申為“共享”或“享受”,如“以飨讀者”。
- 饋(kuì):意為贈予、傳遞,如“饋贈”“反饋”。
3.文化背景
- 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多用于表彰孝道或家庭倫理。例如李東陽的墓志銘中,通過“飨饋”體現女性持家的美德。
4.應用場景
- 家庭倫理:強調晚輩對長輩的日常照料,如侍奉飲食。
- 禮儀活動:古代祭祀、宴會中供奉食物的行為也可用此詞描述。
5.相關辨析
- 需注意與“饋飨”區分,後者雖結構倒置,但含義相近,指以酒食待客()。但“飨饋”更側重長期性供奉,而“饋飨”偏向單次款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古籍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飨饋》的意思
《飨饋》(xiǎng ku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享受豐盛美食的滋味,也可以指饋贈食物或盛宴。這個詞常用于描述人們享受美味佳肴的愉悅感受。
拆分部首和筆畫
《飨饋》是一個具有兩個部首的漢字,其中“飠”(食)為上部部首,表示與食物相關,而“貴”(貝)為下部部首,表示與財富、貴重物品相關。按照漢字筆畫的計算方法,它一共有17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飨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詞語,經過漫長的曆史發展,逐漸形成了現代漢字詞語。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饗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飨饋」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的寫法為「饷饋」,其中「饷」意為供給、雇傭,表示為供給食物等物品的行為;「饋」則指饋贈他人的食物或禮物。
例句
1. 參加婚宴,我們能夠飨饋各種美味,真是一次難得的享受。
2. 特地從外地帶回的特産是用來飨饋親朋好友的。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欣馨、食館、饋贈
近義詞:嘗尚、享用、品味
反義詞:餓肚、流餐、忍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