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聾的意思、詳聾的詳細解釋
詳聾的解釋
佯聾,假裝耳聾。詳,通“ 佯 ”。《楚辭·九章·抽思》:“茲歷情以陳辭兮,蓀詳聾而不聞。” 洪興祖 補注:“詳,詐也。與佯同。”
詞語分解
- 詳的解釋 詳 (詳) á 細密,完備,與“略”相對:詳細。詳略。詳情。詳談。周詳。詳實(詳細而确實。亦作“翔實”)。語焉不詳(說得不詳細)。 清楚地知道:内容不詳。 說明,細說:内詳。 審慎:詳平(審理案件審慎
- 聾的解釋 聾 (聾) ó 耳聽不見聲音:聾子。耳聾。發聾振聩(發出的聲音很大,使耳聾人也能聽見;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使他們清醒。亦作“振聾發聩”)。 筆畫數:; 部首: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詳聾”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詳聾”意為“佯聾”,即假裝耳聾。其中“詳”通假為“佯”,表示“假裝”();“聾”指喪失聽覺能力,引申為對事物不聞不問()。
-
出處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楚辭·九章·抽思》:“茲歷情以陳辭兮,蓀詳聾而不聞。”洪興祖補注:“詳,詐也。與佯同。”表明“詳聾”在古典文學中用于描述刻意回避或漠視的态度()。
結構與用法
- 構詞特點
“詳聾”由“詳”(左右結構)與“聾”(上下結構)組成,拼音為xiáng lóng()。
- 語境應用
多用于書面或古文,表達“假裝聽不見”的修辭意圖,常見于對人物态度的描述。
相關擴展
- “聾”的深層含義
在古籍中,“聾”不僅指生理失聰,還隱喻愚昧或不明事理(如《左傳》中“鄭昭宋聾”的對比)()。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楚辭》原文及古代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詳聾(xiáng ló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詳”和“聾”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詳:丨(一畫)+ 口(三畫)= 詳(五畫)
- 聾:耳(四畫)+ 乚(一畫)= 聾(五畫)
“詳”意為詳細、詳盡、詳述,表示詳細說明或闡述事物的細節情況。“聾”指聽覺喪失,無法聽到聲音。
《詳聾》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荀子·非十二子》:“老之将至也,目盲而耳聾也。”這裡的“耳聾”即為古代描述耳朵聽力喪失的詞語。後來,人們将“詳聾”合為一詞,指詳盡地分析、描述腦袋裡的事情,但又聽不進别人的建議或意見。
繁體字“詳聾”與簡體字“詳聾”意義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不同,繁體字主要在港澳地區和台灣使用。
古時候,“詳聾”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明代的《康熙字典》中,将“詳”寫作“詳”,而将“聾”寫作“隆”。古代字體書法的變遷使得某些字形在不同曆史時期産生了變化。
以下是一個例句:
他将問題詳細分析了一番,但卻對他人的意見聾耳無視。
與“詳聾”相關的其他詞語有:
- 詳細:形容具體而全面地描述或解釋。
- 詳述:詳細叙述或陳述。
- 誠實:真實、坦率,與詳實有一定的關聯性。
- 假裝:虛僞、僞裝,與詳實無關,但與聾有反義關系。
總之,“詳聾”意味着詳細闡述但不聽進别人的意見,同時也形容好像有耳聾症一樣對他人的建議毫不理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