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ome village or town]∶家鄉(指小城鎮或農村)
(2) [fellow villager or townsman]∶同一城鎮或鄉村的人
為鄉裡所患。——《世說新語·自新》
(3) 又
鄉裡皆謂已死。
(1). 周 制,王及諸侯國都郊内置鄉,民衆聚居之處曰裡。因以“鄉裡”泛指鄉民聚居的基層單位。《周禮·地官·遺人》:“掌邦之委積以待惠施,鄉裡之委積以卹民之囏阨。” 鄭玄 注:“鄉裡,鄉所居也。”《吳子·治兵》:“鄉裡相比,什伍相保。”《晉書·隱逸傳·陶潛》:“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邪!”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釋名》:“民歌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自然民謠;一種為假作民謠。二者的共同點,都是流行鄉裡間的徒歌。”
(2).家鄉;故裡。《管子·立政》:“勸勉百姓,使力作毋偷,懷樂家室,重去鄉裡,鄉師之事也。”《後漢書·劉盆子傳》:“﹝ 楊音 ﹞與 徐宣 俱歸鄉裡,卒於家。”《水浒傳》第三九回:“﹝ 黃文炳 ﹞勝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專在鄉裡害人。” 葉聖陶 《倪煥之》二六:“譬如 蔣士镳 ,平時欺侮善良,橫行鄉裡,那倒要當心點兒。”
(3).居裡或籍貫相同的人。猶鄉親;同鄉。《墨子·尚賢中》:“入則不慈孝父母,出則不長弟鄉裡。”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許允 為吏部郎,多用鄉裡。” 清 陳康祺 《郎潛記聞》卷一:“時知縣事者為 湖北 溫壯勇公 紹原 , 陸制軍 鄉裡也。” 黃谷柳 《蝦球傳·難童之家》:“好,我們兩人算是同鄉了。喂,鄉裡,你大還是我大?”
(4).指居裡或籍貫相同。《周書·寇洛傳》:“及 賀拔嶽 西征, 洛 與之鄉裡,乃募從入 關 。” 明 王琦 《寓圃雜記》卷下:“公與 熊 有鄉裡之好,因以陰隲之説諭之, 熊 不省。”《明史·奸臣傳·鄢懋卿》:“ 植 與 嵩 鄉裡,嘗勸 嵩 殺 楊繼盛 。”
(5).指妻。 南朝 梁 沉約 《山陰柳家》詩:“還家問鄉裡,詎堪持作夫?”《南史·張彪傳》:“ 沉泰 説 陳文帝 遣 章昭達 領千兵重購之,并圖其妻…… 彪 知不免,謂妻 楊 呼為鄉裡曰:‘我不忍令鄉裡落佗處,今當先殺鄉裡然後就死。’”
“鄉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核心層面理解:
家鄉或故裡
指個人出生或長期居住的基層地域單位,通常用于小城鎮或農村地區。例如《後漢書·劉盆子傳》中“俱歸鄉裡”即表達返回家鄉的含義,葉聖陶在《倪煥之》中也用“橫行鄉裡”描述地方惡勢力的行為。
同鄉或鄉親
指籍貫相同的人,如《世說新語·自新》中“鄉裡皆謂已死”,這裡的“鄉裡”即指同鄉群體。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例證,可參考、4、7中的古籍引文。
“鄉裡”是一個常用的詞彙,通常指的是某個地方的鄉村或家鄉,在中國具有特定的寓意。鄉裡代表了人們的故鄉,同時也代表了一種熟悉、溫馨、親切的情感。
鄉裡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和“裡”。它的總筆畫數為7畫。
鄉裡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其中,“鄉”原本指的是農田的行政區劃,後來逐漸引申為鄉村的意思,“裡”則指的是村寨的周圍地區,因此合在一起形成了“鄉裡”這個詞。
繁體字“鄉裏”可以代表“鄉裡”這個詞。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鄉裡可以有不同的寫法。例如:“鄉裡”中的“裡”字也可以寫作“裏”,這主要是因為在不同時期和地區的漢字發展過程中,字形有所變化。
1. 我已經好幾年沒回鄉裡了,想念家鄉的風景。
2. 每逢過年,我都會回到鄉裡和家人一起過節。
鄉裡-鄉親、鄉友、鄉賢
鄉裡-鄉村、故鄉、家鄉
鄉裡-城市、都市、外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