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朝服。《儀禮·鄉飲酒禮》:“明日賓服鄉服以拜賜。” 鄭玄 注:“鄉服,昨日與鄉大夫飲酒之朝服也。不言朝服,未服以朝也。” 賈公彥 疏:“在朝着朝服是其常,此賓是鄉人子弟未仕,雖着朝服,仍以鄉服言之。”後世注家頗多異說,或謂鄉飲酒之服,即朝服;或謂修業于鄉之服,即玄端;或謂鄉同“ 曏 ”,昨日所着之服。參閱 清 胡培翚 正義。
“鄉服”一詞的含義可從古代經典和現代引申兩個角度理解,具體分析如下:
一、基本詞義 在《儀禮·鄉飲酒禮》中記載:“明日賓服鄉服以拜賜”,鄭玄注指出“鄉服”特指參與鄉大夫飲酒儀式時穿的朝服。這裡的“鄉”并非指現代意義的鄉村,而是古代的一種禮儀場合。
二、引證分析 漢代學者賈公彥在《儀禮疏》中強調:未入仕的鄉人子弟雖穿朝服參與儀式,仍以“鄉服”代稱,突顯其非正式官員身份。該服飾主要用于鄉飲酒禮等基層禮儀活動。
三、争議解釋 清代胡培翚等注家提出三種不同觀點:
四、現代延伸 當代部分詞典引申為“在鄉村服務百姓”,但此屬詞義擴展用法,與古代原意存在本質區别。需注意區分具體語境中的詞義演變。
鄉服是一個漢字詞語,有着豐富的含義和用法。
鄉服的拆分部首是“衣”,構成的字形結構有6畫。
鄉服一詞起源于中國古代。在古代社會中,鄉裡的人們會以一種統一的服飾來區分自己和外來人群,這種服飾就是鄉服。
鄉服的繁體字是「鄉服」。
在古代,鄉服的寫法是「鄉襏」,其中「襏」是一種古代的衣物形狀。
1. 在傳統村落中,人們穿着鄉服過節。
2. 這些鄉服展示了地方的文化特色。
1. 鄉村服飾
2. 鄉風民俗
3. 鄉土文化
1. 村服
2. 鄉袍
3. 鄉衣
城服(指城市地區特定的服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