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維摩诘經·香積佛品》曰:上方界佛土有國名 衆香 ,佛號 香積 ,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因以“香國”指佛國。 南朝 梁 沉約 《舍身願疏》:“雖果謝菴園,飰非香國,而野粒山蔬,可同屬饜。”
(2).猶花國。 宋 許月卿 《木犀》詩:“分封在香國,筮仕得黃裳。” 金 元好問 《紫牡丹》詩之三:“已從香國偏薰染,更惜花神巧剪裁。”
“香國”是一個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源自《維摩诘經·香積佛品》,指佛國“衆香國”。該佛國以香氣為特色:建築、土地、飲食皆由香構成,香氣彌漫十方世界。佛號“香積”,象征清淨殊勝的修行境界。南朝梁代沈約在《舍身願疏》中曾用此典,體現其宗教意涵。
“香”在漢語中不僅指氣味芬芳,還可形容食物美味、睡眠酣沉等;“國”則延伸出“領域”之意(如“花國”)。二者結合使“香國”兼具宗教神聖性與文學美感。
香國是一個詞語,它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以生産或銷售香料而著稱。香國的含義可以泛指産香之地,也可以特指一些以種植、加工香料而聞名的國家或地區。
香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筆畫數為8畫。
“香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隱公二十五年》一書中。根據古籍記載,當時的一個國家被稱為“香國”,意味着這個國家以産香為特色。
在繁體字中,香國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并無區别。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香國可以有不同的寫法。例如,《康熙字典》收錄了一個古時的寫作“鄉國”的形式,意思與現代的“香國”相同,都是指産香之地。
1. 這個小國家以香著稱,被譽為香國。
2. 那個地區的環境適宜香料的種植,被贊譽為真正的香國。
組詞:香料、香著、香缇
近義詞:香都、香源、香産地
反義詞:無香之地、荒蕪國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