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閑非閑是的意思、閑非閑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閑非閑是的解釋

亦作“閑非閑是”。見“ 閒是閒非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閑非閑是”是一個四字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1.基本含義

該成語指無關緊要的是非或議論,通常用于描述瑣碎、不值得關注的是非紛争或口舌之争。其核心意義與“閑是閑非”完全相同,兩者為同義替換關系。

2.出處與用法

3.結構解析

成語由“閑”“非”“閑”“是”四字構成:

4.注意點

部分解釋(如)提到“事物并非表面簡單”的引申義,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或高頻引用,建議以主流釋義為準。

5.近義詞與用法場景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水調歌頭》《琵琶記》等原文(來源:、3、5、9)。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閑非閑是》的意思

《閑非閑是》是一個成語,用于形容人的懶散和懈怠的狀态。它表示雖然看似閑散,但實際上卻不閑,指責無所事事、遊手好閑。

拆分部首和筆畫

《閑非閑是》的組成部分有3個漢字,分别是“閑”、“非”和“是”。其中,“閑”是由從火、而、日組成,總共8畫;“非”是由從非、廠組成,總共8畫;“是”是由矢、一、大組成,總共9畫。

來源和繁體

《閑非閑是》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論語》中孔子的一段話:“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意味着年紀大了之後,人們應該依照自己内心的欲望行事,不再受外界束縛。後來,這句話被人們引申為懶散、不務正業的意思,形成了成語《閑非閑是》。

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仍然是“閒非閒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各個漢字的結構和筆畫可能有一些細微差别。不過,總體來說,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漢字寫法相差不大,因此《閑非閑是》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基本相同,隻是在字體的細節上可能略有不同。

例句

1. 他整天閑散無事,真是個閑非閑是的人。

2. 别看他看似遊手好閑,實際上他心思很多,一點都不閑非閑是。

3. 假期裡我總算閑下來了,可以好好享受一下閑非閑是的生活。

組詞

1. 閑散:形容人懶散,不務正業。

2. 遊手好閑:形容人無所事事,不勤快。

3. 虛度光陰:指浪費光陰,不做有意義的事情。

近義詞

1. 遊手好閑

2. 散漫懶散

3. 虛度光陰

反義詞

1. 勤奮努力

2. 物盡其用

3. 務實有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