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海内十洲記·聚窟洲》:“ 滄海島 在北海中……島中有紫石宮室,九老仙都所治。” 明 屠隆 《綵毫記·蓬萊傳信》:“道士何來,輒敢至此仙都境界?”
(2).山名。在今 浙江省 缙雲縣 。高六百丈,周三百裡,本名 縉雲山 。 唐 神龍 初,以此名縣。又名 丹峯山 , 天寶 七載改今名。道書以為第二十九洞天。 唐 賈島 《處州李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贈》詩:“ 仙都 山水誰能憶,西去風濤書滿船。”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六·處州府》。
“仙都”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 神話中的仙人居所 指傳說中仙人居住的仙境,常被描繪為遠離塵世、環境幽美的永恒之地。如《海内十洲記》提到“滄海島中有紫石宮室,九老仙都所治”,明代屠隆的《綵毫記》也描述其為超凡脫俗的“境界”。
2. 浙江缙雲縣的山名
其他釋義
現代網絡語境中,“仙都”偶被用作表情符號的代稱,表示“不懷好意的微笑”,但此用法非傳統詞義(需注意該解釋來源權威性較低)。
仙都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包括“仙”和“都”。
《康熙字典》中,“仙”的部首是人字旁,總筆畫為6;“都”的部首是邑字旁,總筆畫為11。
仙都一詞源于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仙界,意為仙人居住的地方。
仙都的繁體字形為「仙都」。
在古代漢字中,“仙”字的寫法為兩隻手加上一個彳字,表示仙人飄然而行的形态;“都”字的古代寫法為四個門字組成。
仙都之地,令人向往。
仙都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許多不同的詞組,如:仙都風景、仙都傳說、仙都美食等。
與仙都意思相近的詞語有仙境、神都、神境等。
與仙都意思相反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