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賢德的意思、賢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賢德的解釋

(1) [virtue]∶善良的德行

(2) [virtuous]∶賢惠

詳細解釋

(1).善良的德行。《易·漸》:“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宋 曾鞏 《答範資政書》:“伏以閣下賢德之盛,而所施為在於天下。”《東周列國志》第三五回:“ 晉 公子賢德聞於天下,且重瞳駢脅,大貴之徵,不可以尋常子弟視也。” 蘇曼殊 《焚劍記》:“﹝吾父﹞娶吾母 沉氏 ,頗有賢德,為鄉黨所推。”

(2).指有美德的人。 宋 秦觀 《鮮于子駿行狀》:“乞妙選賢德,以為宮僚。”

(3).賢惠,有美德。 明 汪廷讷 《獅吼記·鬧詞》:“怎把賢德的妻兒駡一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六回:“自從我寡了,他天天總對我哭兩三次,卻并不是哭兒子,哭的是我,隻説怪賢德的媳婦,年紀又輕,怎麼就叫他做了******。” 葉紫 《星》第一章:“ 梅春 姐對于丈夫是不能說不賢德的,她自始至終沒有向人家說過丈夫半點錯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賢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善良的德行
    指高尚、美好的道德品質,如《易經·漸卦》提到“君子以居賢德善俗”,強調通過修養德行改善風俗。
  2. 有美德的人
    代指品德高尚的個體,如宋代秦觀在《鮮于子駿行狀》中建議“妙選賢德”作為官員。
  3. 賢惠,有美德(多用于女性)
    形容人(尤其是女性)兼具才能與品德,如蘇曼殊《焚劍記》中描述“賢德的妻兒”。

二、曆史與用法

三、近義詞與擴展

四、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易經》、宋代文集等經典著作,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賢德的意思

《賢德》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為的人。賢德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思想、行為以及處世之道上做出的明智和善良的選擇。

拆分部首和筆畫

《賢德》這個詞的部首是貝,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賢德》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賢”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表音字“貶”,而“德”一詞則來自古代漢字的表意字,表示美德和道德。

在繁體字中,“賢德”分别寫作 “賢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賢德”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例如,在《康熙字典》中,賢德的寫法為“賢德”。這種寫法在明代以及更早的時期是相當常見的。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賢德的例句:

1. 他以自己的賢德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2. 她憑借她的賢德和聰明才智成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領導者。

3. 賢德是建立和諧社會的基石之一。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賢人、賢明、德行、道德

近義詞:品德、優秀、善良

反義詞:惡劣、品行不端、不道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