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揚崇高。《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後人有詩贊曰: 清河 崔琰 ,天性堅剛;虬髯虎目,鐵石心腸;奸邪辟易,聲節顯昂;忠於 漢 主,千古名揚!”
“顯昂”是一個漢語合成詞,其釋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從以下角度解析:
“顯昂”讀作xiǎn áng(注音:ㄒㄧㄢˇ ㄤˊ),意為顯揚崇高,常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或氣節高尚突出。例如《三國演義》第六八回中的詩句:“奸邪辟易,聲節顯昂”。
顯(xiǎn):
昂(áng):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學,如《三國演義》中贊頌崔琰氣節的詩句,通過“顯昂”強調其忠貞不屈的品格()。
現代漢語中“顯昂”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文學創作場景,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如需進一步探究相關古籍或具體用法,可參考《三國演義》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如漢典)。
《顯昂》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顯露出雄奇或盛大的氣概。形容事物高大、豪邁、氣勢非凡的樣子。
《顯昂》的部首為日,總共有十三畫。
《顯昂》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文學家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詩中的一句:“顯昂忽忽飛蛾然。”這句詩中使用了“顯昂”來形容飛蛾的姿态。
《顯昂》的繁體字為「顯昂」。
古時候《顯昂》一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相似,沒有明顯差别。
1. 他的言談舉止散發着一種顯昂的氣質。
2. 演奏家昂首闊步,用琴音演繹出一曲顯昂的樂章。
1. 顯赫:形容地位、聲譽極高。
2. 雄昂:形容雄偉威武、氣勢磅礴。
雄壯、威武。
低微、平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