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鰕米的意思、鰕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鰕米的解釋

曬幹的去頭尾去殼的蝦肉。《急就篇》卷三“鯉鮒蟹鱓鮐鮑鰕” 唐 顔師古 注:“鰕謂今之海鰕,堪為鮓脯及所呼鰕米者。”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市食》:“海蟄鮓,薑鰕米。”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四·鰕》:“凡鰕之大者蒸曝去殼,謂之鰕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鰕米”這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并不常見,可能是方言、古語或書寫誤差導緻的特殊表達。以下為可能的解釋方向:

  1. 字面拆解分析:

    • “鰕”:古漢語中可指“蝦”(《說文解字》釋為“魚名”,但後世多用于代指蝦類),如《本草綱目》提及“鰕”為淡水小蝦。
    • “米”:通常指谷物,但也可形容細小顆粒狀物(如“蝦米”即小蝦幹)。

    組合理解可能為“細小如米的蝦類”或“加工後的蝦制品”。

  2. 方言或地方用法推測:

    • 部分方言區(如粵語、閩南語)中,“蝦米”發音可能接近“鰕米”,指曬幹的小蝦,用于提鮮調味(常見于湯品或炒菜)。
  3. 書寫誤差可能性:

    • 若本意為“蝦米”,則可能是“鰕”與“蝦”的混用(二者古義相通)。建議确認用詞準确性。
  4. 古籍或專業領域釋義:

    • 中醫文獻中偶見“鰕”入藥,但“鰕米”暫無明确記載;漁業術語中亦無此固定搭配。

建議:若需進一步确認,請提供具體語境(如出處、使用場景),以便更精準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鰕米》的意思

《鰕米》是指鳕魚幹。鳕魚幹是一種經過晾幹或曬幹的鳕魚制品,通常用來作為食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鰕米》的部首是魚(魚)和米,魚部表示與魚相關的事物,米則是漢字中與米飯、食物相關的部首。

《鰕米》的總筆畫數為25畫。魚部有11畫,米部有14畫。

來源

《鰕米》這個詞的來源是民間俗稱。在一些地方,人們将鳕魚幹簡稱為鰕,米則是因為鳕魚幹的質地幹燥,有時候會變得像米粒一樣,所以稱之為米。

繁體

《鰕米》的繁體字是「鱈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但《鰕米》這個詞并沒有特定的古代寫法,因為它是一個俗稱,而不是曆史悠久的正式詞彙。

例句

1. 我們今晚的晚餐有新鮮的魚和一些鰕米。

2. 在海邊旅行的時候,你一定要嘗一嘗當地的特色鳕魚幹,又稱為鰕米。

組詞

1. 魚幹

2. 幹魚

3. 魚

4. 米

5. 食材

近義詞

1. 鳇幹

2. 牛魚幹

3. 電鳗幹

反義詞

1. 新鮮鳕魚

2. 鮮魚片

3. 鮮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