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李。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杜陵 有金李,李大者謂之夏李,尤小者呼為鼠李。”
“夏李”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種解釋方向,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理解:
字面解釋
指“大李”,即李子的一種品種。該釋義源自南朝梁代任昉的《述異記》,其中記載:“杜陵有金李,李大者謂之夏李,尤小者呼為鼠李”。讀音為xià lǐ,結構為上下組合的漢字。
植物特性
夏李屬于夏季成熟的水果,可能因果實較大而得名,與“鼠李”(較小的李子)形成對比。
部分詞典(如)提到其比喻義,表示“人或事物在適當的時間、環境下才能顯現真正價值”。此用法可能為現代引申,尚未見于古籍文獻,權威性較高的網頁(如漢典、滬江詞典)未收錄該解釋。
建議優先采用“大李”的本義,若需使用比喻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并标注來源差異。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述異記》原文或漢典等權威平台。
夏李(xià lǐ)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詞組成。夏指代夏季,李是指李子。因此,夏李的意思是李子在夏季時生長和成熟。
夏李的部首是木(mù)部,李的部首是木,夏的部首是日,因此夏李的部首是日。
夏的筆畫數為4;李的筆畫數為7。所以夏李的總筆畫數為11。
夏李來源于中國的農耕文化。夏天是李子的季節,這是因為李子在夏季生長,成熟并豐收。夏李的名稱是根據這個特點而來的。
夏李的繁體字為『夏李』,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夏李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夏的古代寫法是『夏』,李的古代寫法是『李』。因此,夏李的古代寫法是『夏李』。
1. 夏季蔬菜豐收的同時,夏李也成熟了。
2. 這家農場種植的夏李又大又甜。
組詞:夏季、李子、成熟。
近義詞:夏天的李子。
反義詞:冬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