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霞衣。指仙人的衣裾。 宋 蘇轼 《次韻韶倅李通直》之二:“待我丹成馭風去,借君瓊珮與霞裾。”《宋史·樂志十五》:“鳳簫鸞翣,西指 昭陵 去,舊賞蟠桃熟,又見漲海枯,應共靈真母,曳霞裾。”
(2).借指隱逸出世之人。 元 黃溍 《次韻答陳君兼采簡一二同志》之一:“唯應耕釣者,縹緲識霞裾。”
“霞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仙人衣裾的比喻
指仙人飄逸的衣角,常用來描繪仙境或超凡意象。例如:
代指隱逸之士
元代黃溍詩中“唯應耕釣者,缥缈識霞裾”,将“霞裾”引申為遠離塵世、清高出塵的隱者形象。
綜合多個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辭海等),以上釋義覆蓋了該詞的主要用法。若需具體文獻例證,可查閱《蘇轼詩集》《宋史》等典籍。
霞裾,指的是霞光所映照的衣裙。下面将對霞裾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闡述。
霞裾是指夕陽映照下所産生的美麗而華彩的顔色,形容景色美麗絢麗。
霞裾的拆分部首是雨(yǔ)和衣(yī),總共有10個筆畫。
《霞裾》一詞最早見于唐代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霞裾玉女出,鳳引佳人來。”
霞裾的繁體字為「霞裾」。
在古代,霞裾的寫法可能存在變化,但現代常用的寫法是「霞裾」。
青山綠水間,霞裾絢麗多彩。
組詞有:霞光、霞彩、衣裙等。
近義詞有:霞光、霞彩。
反義詞沒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