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夏季的意思、夏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夏季的解釋

(1) [summer]∶見“夏天”

(2) [shemu]∶埃及古曆一年三季之一,每季四個月,其他兩季為冬季和洪水季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夏季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夏季是一年中繼春季之後的第二個季節,北半球通常指立夏至立秋的三個自然月(約公曆5月至8月),南半球則為11月至次年2月。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夏季被定義為"一年中氣候最熱的季節,中國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也指農曆四、五、六三個月"(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從氣象學角度,中國多數地區将連續五天平均氣溫超過22℃作為夏季起始标準(來源:中國氣象局《季節劃分标準》)。該季節具有日照時間長、降水集中、空氣濕度高等特征,古籍《禮記·月令》記載"孟夏之月,天地始交,萬物并秀",描述此時植物進入生長旺盛期。

夏季在傳統文化中有多個别稱,如"朱明"(《爾雅·釋天》)、"長嬴"(《詩經·小雅》),這些名稱反映了古人對季節特征的詩意概括。農事方面,夏季是"三夏"農忙時節,包含夏收、夏種、夏管等核心農業生産活動(來源:農業農村部《二十四節氣農事指南》)。

在民俗文化中,夏季包含端午節、夏至等重要節氣,其中《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體現古代夏季防疫保健的智慧。現代氣候學數據顯示,我國夏季平均氣溫呈上升趨勢,2020-2024年夏季全國平均溫度較常年偏高0.8℃(來源: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

網絡擴展解釋

“夏季”是地球四季之一,通常指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的季節。以下是關于“夏季”的詳細解釋:

  1. 時間範圍
  1. 氣候特征
  1. 自然現象
  1. 人文意義
  1. 特殊類型

需要注意的是,隨着氣候變化,現代夏季呈現持續時間延長、極端高溫天氣增多等特點,部分地區的傳統季節特征正在發生改變。

别人正在浏覽...

隘絕芭蕉北寺北征邊蕃變聲避蓋部伍沖室雠勘吹花節畜生此一時彼一時次止從公歌聰利丹赭大踏步大天白日墊片點苔東尋西覓撫孤貴崇貴高合長貛貛歡躍慧能揮掃勦竊解帶駿駁覽究棱棱砺砺兩楹夢連錢草噜哩噜蘇買懽貓奴呐口齧臂之好漂萍掐死清标青蚨青銅海親仁善鄰升第神荼庶婦嗣封四遐送親娘子宿抱天發神谶碑統紀溫言無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