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的意思、武周的詳細解釋
武周的解釋
朝代名。公元690年,武則天代唐稱帝,國號周,曆史上稱為武周。705年,其子中宗複位,恢複國號為唐。
詞語分解
- 武的解釋 武 ǔ 關于軍事或技擊的,與“文”相對:武裝。武器。武警。武林。武壇。武生。武旦。武丑。武淨。武舉。 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斷。武士。武夫。 半步,泛指腳步:步武。踵武。行(妌 )不數武。 姓。
- 周的解釋 周 ō 圈子,環繞:周圍。周天。周轉(僴 )。周匝(.環繞;.周到)。 普遍、全面:周身。周延。周全。周遊。 時期的一輪,亦特指一個星期:周歲。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 完備:周到。周密。周
專業解析
武周是中國曆史上由武則天建立的短命王朝(690年—705年),為區别于其他以“周”為號的政權,史稱“武周”。其核心含義可解析為:
-
朝代屬性與建立者
指中國唐朝中期出現的獨立政權,由女皇武則天創立。她廢黜其子唐睿宗李旦,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
-
時間與空間定位
存在于公元690年(武則天正式稱帝,改元天授)至705年(神龍政變,武則天退位,唐朝複辟)期間。以神都洛陽為都城,長安為陪都。
-
政權核心特征
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由女性皇帝正統統治的王朝。其國號“周”源于武則天自認是周王室後裔,并效法西周禮制以彰顯正統。
-
名稱構成來源
“武”指代建立者武則天的姓氏;“周”是其正式國號。兩字結合,特指由武氏建立的周朝,以區别于先秦的周朝以及南北朝時期宇文氏建立的北周等。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對“武周”詞條的定義與曆史背景闡釋。(注:線上版可參考漢典網相關詞條,或查閱紙質版)
- 《中國曆史大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對武周政權的時間、性質、特點有權威概述。(注:可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或圖書館館藏)
- 《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武周”詞條明确其時間範圍、建立者及性質。(注:可查閱辭海網絡版或實體書)
同義詞/相關詞: 武則天時期、周朝(特指武周)。
書寫注意: “武周”為專有名詞,特指此段曆史時期,不可拆分或誤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武周”是中國曆史上由武則天建立的朝代,其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與時間範圍
武周(690年-705年)是唐朝時期的一個特殊階段。公元690年,武則天廢唐睿宗李旦,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705年,武則天退位,其子唐中宗李顯複位,恢複國號為唐,武周政權結束,共存在15年。
2. 政權特點
- 唯一女皇政權:武周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由女性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武則天也成為唯一正統的女皇帝。
- 政治改革:
- 首創“試官制度”和“殿試”,擴大科舉取士規模,選拔寒門人才。
- 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貴族勢力,重用酷吏鞏固統治。
- 軍事成就:收複安西四鎮(龜茲、疏勒、于阗、碎葉),穩定西域邊疆。
3. 文化與宗教
- 推崇佛教:武則天自稱“彌勒佛轉世”,利用宗教鞏固統治合法性,廣建佛寺。
- 開放皇宮:允許百姓參觀洛陽皇宮(如萬象神宮),并設宴款待,以此收攬民心。
- 延續唐制:雖改國號,但大部分制度延續唐朝,史稱其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4. 曆史評價
- 争議性:武則天統治期間既有嚴酷的政治鬥争(如誅殺李唐宗室),也有推動社會發展的舉措(如經濟和文化繁榮)。
- 過渡性:武周被視為唐朝的延續,其改革為唐玄宗“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武周”是武則天以周代唐的政權,雖僅存15年,但在政治制度、軍事邊疆、文化融合等方面具有獨特曆史地位。其統治既體現了女性突破傳統皇權壁壘的裡程碑,也反映了唐朝中期的社會變革。
别人正在浏覽...
阿那忽柏舟節備預不恥最後不夜舛缪賜幾詞窮理屈待伴鬥艶争妍獨出新裁反反腓腸飛驲奮不顧生豐靡高耿歸倚過屠門而大嚼海派蝦蟆陵警慮狙伏撈摸老妪吹篪磊疊鄰境潾湧羅敷露蛬風蟬律院茂化貌寝免稅商店摩莎牛頭不對馬嘴的出處濃汁拍滿槃木譬止磬口梅青山翠谷器志人元沙拉觞絃燒铄沙吒聖洗適逢其會素不相識俗傳歎逝天鐘挑燈髫時廷訊魏徵輼辂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