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玷污本性。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詩:“物白諱受玷,行高無污真。”
“污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wū zhēn,其核心含義指“玷污本性”。具體解釋如下:
“污真”是傳統漢語詞彙,強調對本性或純粹狀态的玷污,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抽象含義。如需更多用例,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辭書()。
《污真》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意思是使人心靈受到污染、失去純真和正直。這個詞語形容一些不道德的行為、言論或思想對人們的影響。
《污真》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其中“污”部表示污染,而“真”部表示純真。根據筆畫計算,污的筆畫數是6,真的筆畫數是10。
《污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其中,“污”一詞來自于古代對于污穢與肮髒的描述,而“真”一詞則表示純潔和真實。通過将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污真”一詞來表達心靈被污染、失去純真的含義。
《污真》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和簡體中一樣,沒有太大的區别。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些許不同。然而,《污真》一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的并無太大出入,仍然采用相同的構字規則。
1. 他的虛僞言談使人感到他的内心已經被《污真》了。
2. 這篇文章充滿了誘導和篡改,完全是在《污真》事實。
1. 污言穢語
2. 真心實意
3. 清新脫俗
1. 污濁
2. 不純潔
1. 純真
2. 清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