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柞的意思、五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柞的解釋

五柞宮 的省稱。 漢 張衡 《西京賦》:“掩 長楊 而聯 五柞 ,繞 黃山 而款 牛首 。” 唐 李白 《大獵賦》:“遊 五柞 兮瞰 三危 ,挾 細柳 兮過 上林 。”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反《騷》拟 三湘 ,作賦誇 五柞 。”參見“ 五柞宮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柞”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wǔ zhà,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五柞”是五柞宮的省稱,指漢武帝時期修建的離宮,位于今陝西省周至縣東南。其名稱源于宮旁種植的五棵柞樹(栎樹)。


二、曆史背景與地理信息

  1. 建造背景
    五柞宮原為秦代興樂宮,漢武帝時擴建為離宮,用于巡遊、狩獵等。主殿坐北朝南,前有月台,宮牆高大,建築宏偉。

  2. 地理位置
    位于漢長安城南(今陝西省周至縣集賢鎮趙代村附近),與長楊宮、黃山宮等漢代離宮相鄰。


三、文學引用與典故

“五柞”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例如:


四、讀音與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五柞宮的曆史細節,可參考《漢書》《水經注》等古籍,或查閱地方志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柞

五柞是一個古老的漢字,由五個部首組成,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丨”、“丿”、“一”和“人”,總共包含了13畫。

五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指的是一種植物,有很多枝幹。在現代漢字中,五柞一詞已經不再常用了。

在繁體字中,五柞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寫法上有些微不同。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我們可以通過參考《康熙字典》中收錄的古代漢字寫法來了解五柞的古代寫法。

以下是五柞的古代寫法:

五柞的例句:五柞生之荒蕪之地。這句話意為在貧瘠的土地上種植五柞。

與五柞相關的組詞有:柞木、柞蠶、柞材、柞絹等。

與五柞相關的近義詞有:柞樹、柞絲、柞葉等。

與五柞相關的反義詞有:桑樹、蠶絲、絲葉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