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五藏六府 ”。
"五髒六腑"是中醫對人體内髒器官的總稱,既包含具體的生理結構,也延伸出對事物内在本質的比喻意義。具體解釋如下:
五髒:
六腑:
在成語中,“五髒六腑”可比喻事物的内部結構或複雜本質,例如《李自成》中用它形容隱情(見)。
來源提示:以上内容綜合自中醫基礎理論及成語詞典釋義,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醫學文獻或等來源。
《五髒六腑》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體内部的重要器官和部位,也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的核心或關鍵部分。這個成語源自中醫學,形象地描述了人體内部的要素。
《五髒六腑》包含兩個部分的意思:五髒和六腑。其中,五髒是指心、肺、肝、腎、脾,六腑是指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
五髒部分的拆分和部首如下:
心:心字的部首是忄,總共7畫。
肺:肺字的部首是⺜,總共6畫。
肝:肝字的部首是⺼,總共8畫。
腎:腎字的部首是⺤,總共9畫。
脾:脾字的部首是⺲,總共13畫。
六腑部分的拆分和部首如下:
膽:膽字的部首是⺣,總共9畫。
胃:胃字的部首是⺾,總共9畫。
大腸:大字的部首是⺮,腸字的部首是⺼,大腸總共10畫。
小腸:小字的部首是⺌,腸字的部首是⺼,小腸總共11畫。
膀胱:膀字的部首是⺼,胱字的部首是⺣,膀胱總共18畫。
三焦:三字的部首是⺤,焦字的部首是火,三焦總共7畫。
《五髒六腑》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醫學著作中,如《黃帝内經》等。它形象地描述了人體内部器官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髒六腑》的繁體寫法為「五臟六腑」。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如「肺」字的舊寫為「肺」,「脾」字的舊寫為「脾」。
例句:他是公司的五髒六腑,對于公司的運營至關重要。
組詞:五髒俱全、六腑清淨。
近義詞:内髒器官。
反義詞:外表、外部器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