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沒有源頭。《後漢書·崔駰傳》:“俯鈎深於重淵,仰探遠乎九乾;窮至賾於幽微,測潛隱之無源。” 三國 吳 虞翻 《與弟書》:“ 揚雄 之才,非出 孔氏 之門;芝草無根,醴泉無源。” 唐太宗 《春日望海》詩:“有形非易測,無源詎可量。”
(2).沒有緣由。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是故為人君者,執無源之慮,行無端之事,以不求奪,以不問問。”
“無源”的漢語詞典釋義與專業解析
“無源”是一個複合詞,由否定前綴“無”與名詞“源”構成。其核心含義指不具備源頭、來源或能量供給。根據應用場景,釋義可細分為以下層面:
字義拆解
合成詞義:缺乏初始點或持續供給的能力。
引申含義
無源(Passive):指器件或系統無需外部電源即可工作,僅通過信號自身能量運作。
“此典故無源可考,恐為後人附會。”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無源:①沒有源頭。例:無源之水。②沒有根據。例:無源之言。③(電路元件)無需電源即可工作。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無源:
- 謂沒有源頭。
- 沒有緣由。
- 現代科技中特指不依賴外部能源的裝置。
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左傳》),喻指事物失去根基必然消亡,強調本源的重要性。
現代科技中“無源”凸顯自維持性(如無源RFID标籤),體現低功耗設計理念(《物聯網技術導論》,清華大學出版社。
注:本文釋義綜合《現代漢語詞典》《電工學術語》等權威文獻,并依據電子工程、信息技術等學科規範拓展應用場景,确保學術嚴謹性。
“無源”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沒有源頭
指事物缺乏根源或起始點,如《後漢書·崔駰傳》中“測潛隱之無源”,形容難以追溯起源的狀态。
沒有緣由
表示行為或現象缺乏明确的原因,如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到的“執無源之慮”,強調無根據的思慮。
二、應用領域擴展
三、例句與用法
提示:更多古籍引用及技術定義可通過原文來源(如、5、6)查看完整内容。
柏梁殿背雲博大精深哺糟暢道誠愫莼鲈之思純陰辍留打火石戴頭而來啗嚼墊補敦蒙阿谀取容煩詞發引奉養敷朝負雀婦寺過尤洪化圜則護國佑民諱問獲麟台儉凋澆詭介馬幾決金石學迥然不群口内利齒能牙留精賣渡毛中書夢夢铳铳摹仿平鬲平足潛身遠迹潛移暗化竅坎清戒渠匽肉屏風瑞草枘圓鑿方三行攤戲天福同盡痛酸退老猥獕骧首下氣怡聲協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