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戊戌維新的意思、戊戌維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戊戌維新的解釋

[Hundered Days of Reform] 指1898年(農曆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變法活動。亦稱“百日維新”,戊戌變法。改良派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産階級************,主要内容是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這次運動遭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這年九月慈禧太後等************囚禁光緒,維新派遭捕殺或逃亡國外。曆時僅一百零三天的變法終于失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戊戌維新,又稱“戊戌變法”,是1898年(農曆戊戌年)由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發起的一場以政治制度變革為核心的改良運動。其核心目标是效仿西方君主立憲制,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實現國家富強,挽救清朝統治危機。

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戊戌”指幹支紀年中的第35年,對應1898年;“維新”出自《詩經·大雅》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意為破舊立新。該詞在近代特指學習西方制度與技術的革新思潮。

運動内容主要包括:設立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前身)推動教育革新、裁撤冗餘官職、鼓勵實業發展、訓練新式軍隊等。但因觸犯保守勢力利益,僅持續103天即遭慈禧太後發動政變終止,史稱“百日維新”。

曆史影響方面,戊戌維新被視為中國近代化的重要嘗試,首次系統提出君主立憲主張,為後續辛亥革命奠定思想基礎。但其失敗也暴露了封建體制的頑固性,促使更多知識分子轉向革命道路。

權威研究指出,這場運動雖未成功,卻推動了近代報刊、學會等新式社會組織的興起,并促進了西方政治學說在中國的傳播(參考來源:中華書局《戊戌變法史》、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專題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戊戌維新(又稱百日維新或戊戌變法)是1898年(農曆戊戌年)由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士發起的一場資産階級改良運動,旨在通過光緒皇帝推行政治、經濟、教育等領域的改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時間與背景
    發生于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103天),因中國在甲午戰争中戰敗,民族危機加深,維新派試圖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挽救國家。

  2. 核心人物與支持者

    • 領導者: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
    • 支持者:光緒皇帝試圖通過變法鞏固皇權并實現國家自強。
  3. 主要内容
    改革措施包括:

    • 政治:精簡機構、開放言路;
    • 經濟:發展工商業、修築鐵路;
    • 教育:廢除八股文,創辦新式學堂(如京師大學堂);
    • 軍事:訓練新式軍隊。
  4. 失敗原因與結果

    • 守舊派反對:以慈禧太後為首的保守勢力發動政變(戊戌政變),囚禁光緒帝;
    • 維新派遭鎮壓: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康梁流亡海外,變法失敗。
  5. 曆史意義
    雖以失敗告終,但推動了思想啟蒙,為後來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奠定基礎,是中國近代化的重要嘗試。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或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俺家白冬瓜并隨倉鹒參透策檄程朱學派車鞅蟲人怆情喘急廚兵粗飯大管雕磚帝釋青斷腕煩壅梗淚骨刺龜契寒燎寒水宏恺畫棟雕梁降飲谏鼙減卻解殆眷渥控股公司口多苦槠離隊六出公樓觀台亂黩露暴顱蓋輪唱曲霿亂愍冊慕志拏錯鬧穰穰泥下潛珪橋閣萋菶清兵清朝惸獨鳏寡商通賞悅飾説守禮貪耍桃萊通太五方雜處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