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蕪荑的意思、蕪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蕪荑的解釋

木名。姑榆。葉果皮可入藥,仁可做醬,味辛。又名無姑。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語》:“蕪荑生於 燕 ,橘枳死於 荊 。”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蕪荑》:“蕪荑有大小兩種:小者即榆莢也,揉取仁,醖為醬,味尤辛。人多以外物相和,不可不擇去之。入藥皆用大蕪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蕪荑的含義可從成語和中藥兩個維度解釋,具體如下:

一、成語含義

  1. 基本釋義
    指雜草叢生或亂草叢生的地方,比喻事物處于混亂無序的狀态。
    例句:"這片荒廢的園子蕪荑不堪,亟待整理。"

  2. 延伸用法
    可引申為對雜亂無章、缺乏條理的社會現象或思想狀态的隱喻。


二、中藥材屬性

  1. 來源與加工
    蕪荑是榆科植物大果榆的種子加工品,主産于中國東北及河北、山西等地。需經曬幹、發酵、混合榆樹皮等工序制成。

  2. 藥性功效

    •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脾、胃經。
    • 核心作用:殺蟲消積(主治蛔蟲、縧蟲等寄生蟲腹痛),兼能燥濕、促進消化。
    • 現代研究:體外實驗顯示對豬蛔蟲、皮膚真菌有顯著抑制作用。
  3. 臨床應用
    常配伍槟榔、烏梅等治療蟲積腹痛;與肉豆蔻、砂仁同用改善寒濕冷痢。


三、注意事項

可通過等來源獲取更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蕪荑》的意思

《蕪荑》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指的是雜草叢生、野草茂盛的景象。它形容的是草木蓬勃生長、繁茂豐盛的情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蕪荑》這個詞的部首是“艸”,即“草”的意思。它的拼音是"wū yí"。

《蕪荑》一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蕪荑》最早出自《詩經》中的《衛風·淇奧》一章。這首詩描述了淇水旁邊草木繁茂的景象。

繁體字

《蕪荑》的繁體字是「蕪薙」,它的注音符號是「wú t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使用繁體字的時候,「蕪荑」這個詞的寫法會有所不同。具體的寫法有很多版本,其中一種常見的寫法是「薇薙」。

例句

1. 路邊的荒地上,蕪荑叢生,充滿了自然的野趣。

2. 春天來了,大地變得一片蕪荑,顯得生機勃勃。

組詞

與《蕪荑》相關的組詞有:

1. 茂盛:形容草木生長茂盛的景象。

2. 雜草:指野外生長、無用的草木。

3. 蓬勃:形容生長力強,充滿生機的植物。

近義詞

與《蕪荑》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茂密:形容植物叢生、密集。

2. 蔥茏:形容草木茂盛、郁郁蔥蔥。

反義詞

與《蕪荑》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凋零:指植物失去生機,枯萎凋謝。

2. 荒蕪:形容原本繁盛的草木豐茂地區變得草木凋零、貧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